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鈁(1492年—1566年),子宣印岩,浙江奉化縣連山鄉大堰鎮人,明朝軍事、政治人物,嘉靖癸未進士,累官南京工部尚書。

快速預覽 王鈁, 籍貫 ...

生平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浙江鄉試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聯捷進士,次年授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丁父憂,嘉靖八年服闋,補北工部都水司主事,後改任荊州稅務主事。十二年改刑部貴州司主事,遷刑部江西司員外郎,轉任福建司郎中嘉靖十四年(1535年)出官福建邵武府知府[1],任內考績優異,有「清操士」之稱。曾署理福州府事,二十六年任長蘆鹽運使,升任雲南布政使司左參政,進雲南按察使,轉任雲南布政使。三十二年八月遷廣東左布政使。三十五年三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贛、軍務。三十六年三月晉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兩廣巡撫事。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三十九年入賀萬壽節,九月改任南京工部尚書,四十年正月乞致仕。四十五年丙寅二月五日卒,享年七十五,贈太子少保,賜祭葬,恭簡[2]

軍功

王鈁因軍功聞名於史。兩廣總督任上,馬天恩、李汝瑞等聚眾數千叛亂,設山寨200餘所。王鈁調兵進剿,擒獲二人,俘虜叛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入侵福建,侵擾廣東揭陽。王鈁派軍阻擊,殲俘倭寇700餘人。不久倭寇侵犯潮陽,又被王鈁擊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派兵鎮壓在長樂(今廣東省五華縣西北)、興寧(今廣東省興寧縣)等地的侗族暴動。

著作

  • 《印岩集》

遺蹟

家族

曾祖王原皎,號慎菴。嗣祖父王溥。本生祖父王濂,號玉樓。伯父王誥,弘治癸丑進士。父王訓,號復齋。母錢氏。具慶下。兄錤、銓、弟欽、口、釗、口[3]。 後裔王有則,有一女二子,長子王賢鉅,次子王賢裕,長女王采玉,為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之母。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