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瑪麗·德·麥地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玛丽·德·美第奇
Remove ads

瑪麗·德·麥地奇義大利語Maria de' Medici;法語:Marie de Médicis[註 1];1575年4月26日—1642年7月3日),義大利麥地奇家族的重要成員,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王后,路易十三的母親。

快速預覽 瑪麗·德·麥地奇Marie de Médicis, 統治 ...
Thumb
瑪麗·德·麥地奇在聖丹尼教堂加冕

瑪麗·德·麥地奇為塔斯卡尼大公法蘭西斯科·德·麥地奇之女,1600年嫁給亨利四世,成為其第二任妻子。1601年,她生下了路易十三。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後,瑪麗·德·麥地奇成為9歲的路易十三的攝政,她才智平庸、目光短淺、愛慕虛榮、輕佻膚淺,但野心不小。她先是任命寵臣康西諾·孔奇尼為王國首席大臣、把持國政,後來在1617年孔奇尼被其兒子路易十三及其親信呂伊內公爵殺死後,與路易國王及首相黎塞留發生激烈衝突。瑪麗攝政一開始就打擊權貴,但後來不得不停止這種鬥爭,在1614年的聖美諾烏條約和1615的魯頓條約中,對權貴做了很多讓步。她拋棄了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與西班牙接近,並將奧地利的安妮公主定為路易十三的王后。

1617年孔奇尼死後,她實際上已失去所有權力,被路易十三和首席大臣呂伊內放逐到布盧瓦。瑪麗並不就此甘心,用繩梯翻牆逃離布盧瓦城堡,組織多起叛亂以圖東山再起,她的第三子奧爾良公爵加斯東於1619年發動叛亂以支持母親,吉斯公爵夏爾·德·洛林也對她進行武力支持,但是戰敗的軍隊使她只能選擇跟路易十三和解,並在1624年把心腹黎塞留推薦入國王的參政院中,黎遂成為實際的首相,結果她發現黎塞留效忠國王多過於聽從她的建議,於是又使用各種方法想把他搞下台。然而一切努力均被黎塞留挫敗;瑪麗幾乎被兒子路易十三驅逐,只是由於黎塞留故意玩弄手腕,她才被允許在昂熱擁有一個住處,後來又得以返回宮廷。

1630年,瑪麗再次企圖推翻黎塞留失敗(此為著名的「愚人日」:瑪麗和黎都以為黎要被放逐了,國王卻在傍晚醒悟,力挺首相黎塞留,使瑪麗一方的人士都深感被愚弄),被迫逃往貢比涅。她接著逃到布魯塞爾,最後去了科隆。1642年,瑪麗在貧困中於科隆去世。

Remove ads

子女

更多資訊 姓名, 出生 ...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