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玩了整個夏天的超級玩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玩了整個夏天的超級玩具》[註 1](英語: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是由布萊恩·阿爾迪斯[註 2]創作的短篇小說,長約2700字[註 3]。該小說於《哈潑時尚》英國版1969年12月號首度發表,後收錄於個人選集《The Moment of Eclipse》等出版品當中。2001年電影《A.I.人工智慧》受到該小說的啟發,阿爾迪斯亦曾參與該片的編劇。
劇情概要
該故事設定在一個人口過剩且人類已經發明出有智能的機器的世界[3],講述斯溫頓一家的故事。在家中,莫妮卡苦惱於無法「愛」她的兒子大衛,大衛希望讓母親知道自己愛她,於是與他的「超級玩具」(super-toys)泰迪(Teddy)一起商量有什麼方法。莫妮卡的丈夫亨利是人工智慧企業——合成人感恩公司(Synthank)[註 4]的總經理,正在主持公司的新產品發表會。亨利的演說開場向讀者說明了當前世界人口過剩的慘況,不過他們所在的國家因為施行生育控制而免於挨餓。合成人感恩公司推出擁有人工智慧的「僕人」(serving-man),智能超越市面上原有的超級玩具,也可替生活孤立寂寞的現代人帶來慰藉。[3]
莫妮卡與大衛的互動變得不自然,大衛感到不對勁,希望逃離這個地方,並偷偷溜進花園再回房間。莫妮卡看了大衛用蠟筆寫的書信,每一篇都在重複他對母親的愛、每個字母都用不同的顏色,但都只寫到一半,莫妮卡開始哭泣。一段時間後,亨利回到家,莫妮卡向他分享一件喜事——她贏得這週的生育彩票,夫妻倆現在可以生一個孩子,而不用再苦等何時輪到他們。兩人的談話揭露了大衛其實是有著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小孩(但是大衛並不自知[4])。樓上的大衛聞著從花園摘來的玫瑰,玫瑰讓他聯想起母親。[3]
Remove ads
創作背景
《玩了整個夏天的超級玩具》是布萊恩·阿爾迪斯受朋友克里斯多福·伊凡所託而寫下的作品[5][4]。當時伊凡得到編輯聖誕節出刊的《哈潑時尚》1969年12月號的機會[4],他寫信給阿爾迪斯,表示該期雜誌急需一篇約三千字的短篇小說[6]。阿爾迪斯於是寫出了這篇作品,過程中沒有想太多也沒有猶豫[6]。他將小說標題設計得引人入勝,乍看之下標題透露出一種平靜安穩,但背後隱藏著人們對夏天的認知——夏天再長久,都總是會結束[6]。2011年,阿爾迪斯在《Science Fiction Studies》刊登的文章中提到,故事中的情節反映了他得不到母愛的記憶,儘管他寫作時並沒有意識到那段記憶[7]。根據阿爾迪斯所述,他出生的五年前姊姊死產,母親只想要再一個女兒來替代,因此他的童年非常不快樂[8]。
受到電影《A.I.人工智慧》改編過程的影響,阿爾迪斯日後寫了兩篇續作《冬天來臨時的超級玩具》(Supertoys When Winter Comes)和《其他季節裡的超級玩具》(Supertoys in Other Seasons)[4],於個人選集《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 and Other Stories of Future Time》(2001)首度發表[9]。阿爾迪斯在訪談中表示,原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過世後,他打算把《玩了整個夏天的超級玩具》的版權全部取回而重新把目光放在那篇作品上,進而產生了寫一篇後續故事的念頭[4]。《冬天來臨時的超級玩具》由庫柏力克的妻舅詹·哈蘭轉交給新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史匹柏的反應相當不錯,於是阿爾迪斯又寫了第二篇續作《其他季節裡的超級玩具》[4],
Remove ads
發表
這篇小說於《哈潑時尚》英國版1969年12月號首度發表[6][10],篇幅非常短,只佔了雜誌的三頁[10]。據阿爾迪斯的說法,雜誌讀者評價還不錯[4]。這篇小說隨後於阿爾迪斯的1970年個人選集《The Moment of Eclipse》中首度收錄,之後也有許多出版品收錄了這篇小說,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書籍:
改編電影
備註
腳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