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班洪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班洪事件
Remove ads

班洪事件是1933年英屬緬甸的緬甸公司(英語:Burma Corporation Limited)為了開發爐房銀礦(爐房是一個銀礦地名,面積約15平方公里,地處班老、永邦部落的交界處。清初屬班老轄地,清末直到民國時期屬班洪轄地。[1])進入班洪地區後,1934年2月英軍與當地佤族居民發生的武裝衝突。這一事件導致了中英重啟邊界談判。[2][3]1935年緬甸公司的撣邦佤邦屬於撣邦第二特區)銀礦產量是582.6萬金衡盎司[4]

Thumb
班洪抗英遺址碑

1941年6月18日,中英兩國政府換文規定中國有投資緬甸爐房礦產企業最多49%的權利。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簽訂《中緬邊界條約》放棄此權利。[5][6]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