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瑪麗亞·萊普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瑪麗亞·萊普廷
Remove ads

瑪麗亞·萊普廷 (德語:Maria Leptin,1954年—),德國發育生物學家和免疫學家,現任歐洲研究委員會主席,2010至2021年的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理事長。



快速預覽 瑪麗亞·萊普廷, 歐洲研究委員會主席 ...
Remove ads

教育

萊普廷於波昂大學海德堡大學就讀數學生物學[15]。她原本計劃當老師,但上過巴素爾免疫學研究所研究員指導的實習課後,決定到該研究所攻讀博士,並在1979年入學[19]。她在弗里茨·梅爾徹斯的指導下[20]研究在對抗感染免疫反應中,B細胞如何被活化變成漿細胞[21]。萊普廷於1983年博士畢業[17]

職業生涯

完成博士學位後,萊普廷於1984年加入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在麥可·威爾科斯的研究小組中當博士後,並開始涉足發育生物學,研究特定位置的整合素如何影響果蠅胚胎發育[14][17][22][23]。1988年,她成為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員[17]

萊普廷在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日子,使她對細胞形狀、早期細胞遷移原腸胚形成產生興趣[21]。後者是萊普廷1989年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派翠克·奧法雷爾研究小組訪問時方開始研究[17][20]。同年,她轉到德國圖賓根的馬克斯·普朗克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帶領一小組專攻原腸胚形成[15]。1994年,萊普廷成為科隆大學遺傳學研究所教授至今[24]。現時,萊普廷於科隆大學仍帶領小組[25],初時延續其在馬克斯·普朗克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有關原腸胚形成的研究[26][27],但後來改為針對果蠅呼吸系統的發育[21][28],及以斑馬魚模式生物來研究先天免疫反應[21][29]

學術交流方面,萊普廷2001年先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訪問教授,再在2004-2005年於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訪問研究員[15][17]

2009年,萊普廷獲任命為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理事長[4],並於翌年1月上任[20]。同時她也在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設立研究小組,研究決定果蠅細胞形狀的因素[30]及在斑馬魚活體內拍攝先天免疫反應[31][32]

萊普廷是牛津大學2018年的細胞發育生物學訪問教授[5]

2021年6月,萊普廷被委任為歐洲研究委員會下任主席,原定於2021年10月1日履新[15][16][33][34],但後來宣佈她會延至11月1日上任[35][36]

學術職務以外,萊普廷曾是德國發育生物學學會主席(1996-1997)、英國巴布拉罕研究所董事(1996-2009)、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董事(2004-2009)、德國遺傳學學會諮詢委員會成員(2008-2012)及歐洲科學倡議組織主席(2012-2017)[17]。她於1996-2001年是《發育生物學》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並於2002-2009年間擔任《發育機制》和《基因表現形式》兩本期刊的共同編輯[17]。現時,萊普廷是分子生物科技研究所[37]新加坡國立大學機械生物學研究所[38]的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科隆大學理事會成員[39],以及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基金會董事[40]

Remove ads

榮譽和獎項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