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瓦列里·哈利洛夫
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1952–201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瓦列里·米哈伊洛維奇·哈利洛夫(1952年1月30日—2016年12月25日),是俄國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他曾擔任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軍樂團體負責人,於2016年4月開始擔任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的藝術總監。他於2010年被升為中將,2014年獲俄羅斯人民藝術家稱號。在2016年12月25日的一次空難中,哈利洛夫與同機的歌舞團成員一同遇難。[1]
Remove ads
生平
哈利洛夫於1952年1月30日出生在一個以擁有多位軍樂指揮家而出名的家庭內。他父親米基爾·尼古拉維奇·哈利洛夫1951年畢業於莫斯科P·I·柴可夫斯基國家音樂學院,當時服役於蘇聯邊境部隊的軍官,正駐紮在位於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泰爾梅茲市。[2]1961年,哈利洛夫全家搬至莫斯科。1963年,時年11歲的哈利洛夫進入了莫斯科軍事音樂學院。[3][4]
1970年,哈利洛夫也進入了其父親所去過的莫斯科音樂學院,就讀於音樂學院的指揮系,導師為G·P·阿利亞夫丁納(Г. П. Алявдина)。[4]在1975年畢業後,哈利洛夫被分配在普希金無線電電子防空高等軍事指揮學院指揮樂團。1980年,在列寧格勒軍區的軍事樂團比賽中,哈利洛夫所指揮的樂團奪得桂冠,於是他在次年被任命為其母校軍事指揮係指揮組的一名老師。[5]
1984年,由於受到時任莫斯科軍區軍樂團首席指揮尼古拉·米哈伊洛夫的青睞,哈利洛夫被召為此樂團的副指揮。不久後他就轉入國防部,歷任蘇聯武裝部隊軍樂合唱團管理司的高級軍官及副主管。此期間,哈利洛夫因參與革命日及勝利日大閱兵而第一次出現在國家電視頻道上。在蘇聯解體後,哈利洛夫隨之成為俄羅斯聯邦國防部下屬軍官,依舊從事原職。
2002年,哈利洛夫正式升職為所司首席指揮及高級音樂總監,同時負責指揮俄羅斯勝利日閱兵時的樂團,並於2010年7月9日升為中將軍階。
2015年5月9日,在慶祝衛國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時,哈利洛夫指出他的樂團已經拓展了演奏的曲目,因此當外國軍隊閱兵時有一些被預定的著名俄羅斯樂曲。[6]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出場時配樂為喀秋莎。哈利洛夫後成為節日文化學院董事會的一員,他當時已經是莫斯科區域軍樂團的首席指揮並在國防部下屬中央軍樂團擔任榮譽音樂總監兼指揮超過14年。
2016年4月,哈利洛夫被指派為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的合唱團團長兼藝術總監。他於8月22日自莫斯科衛戍部隊合唱團退休,此後他指揮紅旗歌舞團在紅場表演了紅軍最強大等曲目,是為其生前最後的大型演出。12月25日,哈利洛夫原計劃率紅旗歌舞團部分團員前往位於敘利亞拉塔基亞的克美明空軍基地出席新年音樂會,其所乘坐的RA-85572號圖-154型客機於黑海上空墜落,機組及乘客無一生還。[7][1][8]次日,在國防部長的主持下,俄羅斯武裝力量全體領導為此次空難遇難人員默哀一分鐘。[9]
2017年1月16日,根據哈利洛夫的遺願,他的遺體被安葬於弗拉基米爾地區的阿爾漢格爾斯教堂墓地。[10]
Remove ads
論著作品
- Халилов В., «Наша музыка – экологически чистый жанр» (PDF) (journal) (Ориентир): 12–17, 2015-10-10 [2018-07-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2-04) (俄語)
所獲榮譽
紀念
家庭
- 米基爾·尼古拉維奇·哈利洛夫(Михаил Николаевич Халилов):父親,著名指揮家,莫斯科國家音樂學院畢業。
- 克勞迪婭·瓦西里維耶納·維諾格拉朵娃(Клавдия Васильевна Виноградова):母親。
- 亞歷山大·哈利洛夫(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弟弟,俄羅斯聯邦榮譽藝術家,俄羅斯國防大學軍事學院軍事指揮系高級講師。
圖集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