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甘納峇迪勞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甘納峇迪勞馬來語Ganabatirau Veraman)又譯「嘉納巴迪勞」,馬來西亞政治人物民主行動黨全國副宣傳秘書,現任雪蘭莪巴生國會議員兼雪蘭莪州議會哥打哥文寧州議員。他也曾經擔任雪蘭莪州行政議員一職,掌管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福利、賦權工人事務。[1]

快速預覽 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 巴生, 前任 ...

政治生涯

甘納峇迪勞的政治生涯始於青少年時期,他繼承了祖父作為馬來西亞自由鬥士的傳統。他積極參與非政府組織(NGOs)的活動,致力於在一個多元種族的馬來西亞中提高人權和遺產意識。2006年4月至5月期間,馬來西亞市政廳當局拆除了幾座合法的興都教寺廟。2006年4月21日,吉隆坡的馬來梅爾斯里塞爾瓦卡利安曼廟被市政局派出的推土機夷為平地。甘納峇迪勞和三十個興都教非政府組織聯合成立了「興都權益行動委員會」或興權會,這是一個由多個非政府組織組成的聯盟,以抗議這些拆遷,並向馬來西亞首相提出投訴,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據興權會的一名律師稱,在馬來西亞,每三個星期就會有一座興都教寺廟被拆除。甘納峇迪勞是興權會的主要人物,其次是瓦塔慕迪馬諾哈蘭馬拉雅蘭P.烏達雅古瑪英語P. Uthayakumar。他們組織了一系列和平的周末人權論壇,旨在提高人們對興都教人權問題的意識。

2007年11月23日,甘納峇迪勞與兩名興權會律師瓦塔慕迪和烏達雅古瑪被逮捕,並根據《煽動法令》或1960年《內部安全法令》(ISA)被起訴。然而,在一系列的逮捕和釋放中,法院無法證明他們煽動了種族仇恨。針對他們的唯一證據是由總檢察長辦公室提供的他們的淡米爾語演講的不可靠翻譯,法院認為這些翻譯是無法證實的。最終,由於起訴不力和缺乏任何不當或犯罪行為的證據,他們全部被無罪釋放。並於2009年4月5日獲釋[2]

甘納峇迪勞從甘文丁扣留營英語Kamunting Detention Centre,一個位於霹靂州太平市附近的超大型監獄英語Supermax釋放後不久便加入了民主行動黨內。在經營自己的律師事務所的同時,他還自願被任命為莎亞南市政廳的市議員,並幫助行動黨解決莎亞南當地的民生問題。在2013年大選中,甘納峇迪勞首次參選,在行動黨的旗幟下贏得了哥打阿南沙的州議席,並在之後官拜雪蘭莪州政府的行政議員。在甘納峇迪勞擔任雪蘭莪州政府行政議員期間,雪蘭莪州經歷了一段快速的經濟增長和重組時期。甘納峇迪勞的主要優先事項是解決貧困問題、學校和教育的資金問題、閃電洪水、供水、寺廟土地問題以及馬來西亞的出生證明/身份證問題。他在2018年再度當選更換名稱的哥打哥文寧州議員至今。

在第15屆全國大選中,巴生國席出現了7名候選人參選,甘納峇迪勞是其中的6號候選人,代表希望聯盟取代原任的查爾斯聖地牙哥。他表示巴生作為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業區,當地的道路問題需要特別關注,以及巴生中央醫院醫護人員缺乏和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將這些列為他的首要任務之一。在他的政治生涯中,甘納峇迪勞曾在巴生地區解決了加埔美拉華蒂花園和巴生高陽苑的閃電水災問題。[3]最終,甘納峇迪勞以壓倒性優勢獲得勝利,贏得了9萬1801張選票,遠超過其它候選人,成功為行動黨第四度捍衛巴生國席。[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