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田灣核電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田灣核電廠是中國和俄羅斯技術合作項目,地點在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廠區按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規劃,並留有再建4台的餘地。一期工程是兩台裝機容量106萬千瓦的機組。二期工程是兩台裝機容量106萬千瓦的機組在建。中俄兩國在加深政治互信、發展經濟貿易、加強國際戰略協作方針推動下,在核能領域進行的高科技合作,是中俄核能合作的標誌性工程。田灣核電廠與俄方的合同語言為英文。
此條目形似新聞稿,或帶有過度的宣傳性語調。 (2021年4月6日) |
江蘇核電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負責田灣核電廠的建設管理和建成後的商業運營。公司股東和股比的構成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50%、中電投核電有限公司30%、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20%。
Remove ads
技術特性
田灣核電廠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廠址規劃建設八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工程1、2號機組和二期工程3、4號機組均採用俄羅斯AES-91型核電機組。其核蒸汽供應系統為VVER-1000/428(簡稱V-428)型壓水堆, 汽輪機組為K-1000-60/3000型全速汽輪機,蒸汽發生器(SG-1000M型),GSN-1391型主循環泵。V-428型反應爐是根據前蘇聯設計製造的WWER-1000/320 (簡稱V-320) 系列核電機組的設計、建造和運行經驗, 吸取西方壓水堆改進技術而完成的改良型設計。其設計的基本原則是: 最大限度地保留經過參考電站驗證的良好特性,應用驗證過的成熟的改進技術, 不採用需要開發的新工藝。採用了一系列重要先進設計和安全措施,包括安全系統4通道、爐心熔融物捕集器、全數位化儀控系統、反應爐廠房雙層安全殼、其穹頂設計採用「半球型」(高22米,重370噸)而不是常見的「鍋蓋型」、非能動氫氣複合器等,滿足國際上第三代核電廠的要求。每個能動安全系統由4個完全獨立和實體隔離的通道(系列)組成。雙層安全殼內層採用鋼纜預應力張拉系統的鋼筋混凝土牆體,厚1.2 米,內壁襯有 6毫米厚的鋼覆面;外層採用普通鋼筋混凝土牆體,厚0.6 米;內外殼之間為1.8 米的帶有碘和氣膠過濾器通風系統的負壓環形空間,能有效減少了放射性氣膠和碘向周圍環境的釋放,外殼能夠抵禦地震、龍捲風和小型飛機等外力的撞擊,從而達到有效防護的目的。雙層安全殼反應爐廠房外徑51.2 米,內徑44 米,總高度74.2米。 田灣核電廠在國際上首次設置了爐心熔融物捕集器,其主要功能是在嚴重事故下收集並冷卻爐心熔融物,以防止爐心熔融物與反應爐廠房的混凝土底板發生反應並導致底板熔穿,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嚴重事故下放射性物質的洩漏,以緩解超設計基準事故的嚴重後果,該系統的設計得到國際原子能總署專家組的高度評價。
Remove ads
反應爐數據
田灣核電廠有六個運營中的機組,另外一個機組正在建設中,另有一個已經計劃的未來反應爐:[1]
Remove ads
歷史
1、2號機組採取俄方「交鑰匙」模式建設。田灣核電廠1號機組1999年10月20日澆築第一罐混凝土。2005年10月18日開始首次裝料,12月20日反應爐首次達到臨界,2007年5月17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田灣核電廠2號機組於2000年9月20日澆築第一罐混凝土,2007年5月1日反應爐首次達到臨界,5月14日首次併網成功。投入商業運行以來,保持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各項性能指標優良,大修工期不斷優化,能力因子持續提高,發電量穩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業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江蘇省乃至華東地區促進環境保護、改善電源結構、推動經濟發展提供了安全穩定的電力保障。
2008年8月26日17時32分,田灣核電廠1號機組主變壓器因B相起火跳閘,觸發反應爐保護動作停堆。整個事件中,除1號機組主變壓器B相損壞外,其它系統設備正常。此次發生事故的變壓器,由烏克蘭扎布羅日變壓器廠設計製造,可能原因是變壓器匝組短路。整個事件過程中,核子反應爐停堆功能、餘熱導出功能和放射性包容功能均正常,沒有對核安全造成影響,也沒有放射性釋放。[9]
3、4號機組是繼中俄兩國成功合作建設1、2號機組工程後,雙方繼續深化核能領域合作的又一重大項目,核島部分設備分為俄方、國內設備廠家、第三國供貨的模式;一迴路主設備全部由俄方進行採購製造,採用俄羅斯VVER1000/428型壓水堆技術。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常規島及BOP的設計和和全廠的工程總承包,半速汽輪發電機組,機組額定容量為1126MW。由江蘇核電有限公司進行機組調試。核島設備國產化率達到15%、常規島與BOP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8%,進一步提高了機組安全性、技術先進性,滿足國際第三代核電廠的安全要求。在中俄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2010年12月27日,中俄雙方先後簽署框架合同、技術設計合同、總合同;2012年中俄兩國政府簽署《關於在中國合作建設田灣核電廠3、4號機組的議定書》。2010年12月27日,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3、4號機組前期工作。2012年12月27日, 3號機組澆築第一罐混凝土,田灣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田灣二期工程成為國務院決定重啟核電後審議核准的第一個新建核電項目。兩台機組建設工期62個月,計劃分別於2018年2月和12月投入商業運行。2013年9月27日田灣核電擴建(二期)工程4號機組開工。田灣核電3號機組各重要里程節點全部按期完成。穹頂吊裝、220/500KV倒送電、海工工程及構築物進海水、主控室系統可用、鍋爐房投用、壓力槽進水、應急柴油機啟動、應急指揮中心投用、實物保護系統及核安全信息監控可用、一、二迴路壓力試驗、汽輪機扣缸、核蒸汽沖轉、熱試、機組核燃料裝料等一系列裡程碑節點均提前於一級計劃實現。2017年8月18日22:59,田灣核電3號機組首次裝料,完成第1組燃料組件裝載。共9個吊籃,163組燃料組件。2017年12月30日18時29分,隨著發電機出口斷路器順利合閘,田灣核電廠3號機組開始併網發電。2018年2月15日0時0分,田灣核電廠3號機組順利完成100小時滿功率連續運行考核,至此,3號機組完成調試大綱規定的所有試驗項目,機組具備投入商業運行條件,標誌著田灣核電廠二期工程(3、4號機組)首台機組正式建成。
田灣核電廠擴建工程5號機組於2015年12月27日上午正式開工建設,澆築核島底板第一罐混凝土。[10]採用中核M310+改進堆型(ACPR-1000)。6號機組於2016年9月7日上午正式開工建設,澆築核島底板第一罐混凝土。
2018年6月8日,在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的共同見證下,中核集團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簽署《田灣核電廠7/8號機組框架合同》,採取VVER-1200型第三代核電機組[11]。2021年5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同俄羅斯總統普丁共同見證兩國核能合作項目田灣核電廠和徐大堡核電廠開工儀式[12][13]。
2023年5月19日,田灣核電廠7號機組穹頂球帶成功吊裝。[14]
參閱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