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田雅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田雅芳(1985年1月26日—),台灣新竹客家人,台灣政治人物[1],現任第十一屆新竹市議員[2]。
Remove ads
政治生涯
2009年,田雅芳因唯一的親哥哥,參加南大社區巡守隊,在半夜巡邏時遭人衝撞,送醫時昏迷指數很低,雖未身亡,卻因腦部出血性創傷變成失智及患有癲癇,生活無法自理,領有市府重殘手冊。不過田的爸媽認為田雅芳的哥哥不僅未得到任何幫助,更遭遇承辦人員不公平對待[3],田雅芳因此決定出來參選議員。田雅芳最終以3,285票成為新竹市最年輕的市議員[4]。
上任後,遭落選頭中國國民黨籍議員徐信芳指控,以中國國民黨黃國新黨部無提名權,而田雅芳競選文宣上皆載明黃國新黨部提名,不實文宣違反《選舉罷免法》[6]。其後遭法院判刑確定而解職,並由落選頭徐信芳遞補上任[7][8]。
Remove ads
2014年田雅芳再度參選新竹市南區議員,因扶持弱勢,感動陸配,而獲得陸配動員當助選員[9],以3,052票高票落選[10],田雅芳向法院聲請驗票,皆被駁回[11],上訴到高等法院,法官僅願勘驗無效票,勘驗無效票裡,共有5張田雅芳的有效票。田雅芳隨後再次要求驗票,但被法院駁回。[來源請求]
田雅芳在法律諮詢服務上,常遇到車禍、失竊等案件民眾陳情去報案都調不到監視器畫面,為此田雅芳於議會質詢警察局,警察局對外宣稱良率達9成,但依田雅芳實際調查,良率與9成相差甚遠,要求應針新竹市監視器的維護管理進行檢討修正,讓監視器不淪為裝飾品。[14]
新竹市著名賞鳥地點「金城湖」附近一塊私有地,近年不斷遭人傾倒廢棄物,市議員田雅芳經地主陳情於議會質詢地主多年前將土地租予他人,但之後發現該地遭不明人士傾倒廢棄物,地主向她反映指稱求助無門,連報警都無效,田雅芳經地主同意請怪手開挖發現該地地底有大量工業汙泥,且有地下5層,地上還有高達3層樓的垃圾,請市府立案並移送地檢署,另外公道五橋下的「綠光公園」用地近日整建開挖後,竟發現地下土方竟都是建築廢棄物與垃圾,再者過去此地是火柴工廠,這也讓附近住戶非常擔心土地有無遭到汙染。當初此地點是開發商捐給市府興建公園之用,要求市府檢測土壤並深入追查責任。 [15]
田雅芳經常協助市民舉發亂倒廢棄物,以保護環境免於污染,新竹市政府工程「藝文高地」、「綠光公園」挖出大量廢棄物,田雅芳要求市府應調查來源究責[16],新竹市大新竹輕軌建設已獲交通部同意備查,田雅芳認為新竹市政府提出之輕軌方案未必能夠真正改善竹市交通問題,因為高峰路、高翠路、南大路、明湖路每逢上下班時間都大塞車,但輕軌路線都沒規畫到這些路段,且站點都規畫在原本的停車場,未來勢必會衝擊到停車問題,也會影響搭乘意願。[17]。疫情嚴峻期間,田雅芳於議會替市民爭取防疫關懷,要求新竹市政府發放確診者關懷包,應該以人為單位,而非以戶為單位。[18], 對於新竹市政府所提之囤房稅,田雅芳認為未將建商加入,此打房政策只會打到一般百姓,在囤房稅訂定後,會連帶讓租金上漲,害到貧窮租客[19]
田雅芳為新竹市12億棒球場弊案第一個發現之議員,其認真查驗球場缺失影片引起大眾關心,田雅芳直言「代理市長現在在收棒球場爛尾」,田雅芳指出裁判休息室、觀眾台樓梯牆面有滲水及漏水痕跡,以及施工品質粗糙,未考量使用者安全,甚至排水孔是設在觀眾席旁邊,要求市府特別留意調整排水設計[20]。 田雅芳為人民公認的揭弊議員,田雅芳表示,當政府對於其行為無法公開透明地交代清楚,不斷地擴權就容易有貪腐的情況發生。[21]田雅芳關心新竹市登錄之歷史建築將軍村之修復工程,直指該工程未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威尼斯憲章精神,盼市府尊重歷史脈絡,落實文化資產保存及再利用[22]
Remove ads
西大路地下道是市區連接科學園區的重要道路,但有嚴重漏水、結構等問題,市府111年斥資上億元展開44年來最大的整修工程,改善整體防水、補強結構、景觀等;市議員田雅芳指出,很驚訝市府花了這麼多錢,最後是持續漏水、無法改善,只能漏哪裡補哪裡,質疑改善工程完成後,究竟還能使用多久?當初應該直接重新興建,工期及施工預算也沒有比整修高出多少金額,希望市府不要一直做花大錢又無法解決問題的工程。[24]
無黨籍市議員田雅芳今天議會市政總質詢,提到新竹市部分道路新的標線設計亂七八糟,並直接點名南大路634巷與南大路、振興路交會的路口,因為畫設槽化線衍生的罰單很多,不少人接到罰單後跑來服務處反映,認為槽化線設置有陷阱,害人受罰。市長高虹安表示,此路口已有爭取到經費改善路型,依據新的規畫設計不會有槽化線,另針對相關標線畫設情形,會再與交通處內部檢討。[25]
112年8月發生在新竹縣市知名夏令營多名兒童遭帶隊老師性侵案件,受害家長第一時間找市議員田雅芳協助,田雅芳說性侵案件通常發生在非公開場合,現場往往只有加害人與被害人,因此要提出證人或相關證據本就有困難,但這兩者並非是唯一的審查事證,包含被害人的身心反應,司法人員若不具性別意識或對受害人身心反應有所了解,將無法理解被害人的處境,而導致錯誤的刑事司法程序或結果。[2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