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電接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電接點是在電子開關、繼電器、電子連接器和斷路器上都有的電子元件[1]。接點是由電傳導的材料(多半是金屬)製成。在二個接點接觸時,可以讓電流流通,接點之間會有接觸電阻,依表面結構、材料化學特性以及接觸時間而定[2]。若二個接點之間隔著絕緣體間隙,就不會導通電流。接點接觸時稱為「導通」,而未接觸時稱為「開路」。間隙需要是絕緣體質,例如空氣、真空、油、SF6。接點可以用按鈕和開關操作,可以用感測器或是機械凸輪的壓力操作,也可以用繼電器操作,接點的接觸面一般會用銀合金或是金合金[3][4],這些材料具有良好導電率、抗磨、抗氧化等特質[5]。

材料
電接點材料有許多種,典型的材料如下[5]:
電氣額定
電接點的額定會用閉合時可流過的電流、開路時的截斷能力(因為電弧)以及電壓額定而定。開路電壓額定可能是交流電壓額定、直流電壓額定,也可能兩者都有[來源請求]。
消弧

當繼電器接點開路,要中斷高電流的電感負載時,會產生電壓突波,造成接點之間的電弧。若電壓夠高,就算沒有電感負載也會出現電弧。不論電弧如何形成,電弧會持續存在,直到其電流太低,無法讓電弧持續為止。電弧會破壞接點,持續存在的電弧讓開關無法將電源和負載斷開[7]。
在交流系統中,每一個週期電流都會有二個過零點,大部份的電弧在過零點時都會消滅。但直流系統就沒有電流的過零點,因此接觸器會針對交流電和直流電會有不同的額定電壓[8]。
電接點理論
Ragnar Holm在電接點理論和應用上有很大的貢獻[9]。
巨觀下光滑清潔的表面,在微觀下是粗糙的,在空氣中還會有氧化物、吸附水蒸氣和大氣中的污染物。兩個金屬接點接觸時,實際接觸到的金屬面積比接點之間的接觸面積要小很多。在電接觸理論中,這種二個接點之間,相對較小,電流流過的面積稱為a-spot,a表示粗糙(Asperity)。若將此面積視為圓形,且金屬的電導率是均勻的,則金屬導體的電壓和電流會是是圓形對稱的,可以用面積的大小計算其電阻。若金屬對金屬的接觸面很小,則接觸電阻大部份會來自電流經過非常小區域的限制。若其半徑比電子的平均自由徑要短,會出現電子的彈道輸運,也稱為Sharvin電阻[10]。接觸力或是壓力會使接觸面積變大,使限制阻力和接觸電阻減小[11]。若接觸面的半徑比平均自由徑長時,Holm型的接觸會是主要的電子輸送機制,因此其接觸電阻相對會比較低[2]。
Remove ads
繼電器接點

美國繼電器製造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lay Manufacturer)和後來成立的繼電器與開關產業協會(Relay and Switch Industry Association)定義了繼電器和開關中會出現的23種接點型式[12]
常閉(normally closed,NC)接點是在正常未輸入的情形下會導通閉合(closed),有輸入時才會開路不導通(open)的接點。
常開(normally open,NO)接點是在正常未輸入的情形下會開路不導通(open),有輸入時才會導通閉合(closed)的接點。[來源請求]。
接點型式
美國繼電器製造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lay Manufacturer)和後來成立的繼電器與開關產業協會(Relay and Switch Industry Association)定義了繼電器和開關中會出現的23種接點型式[13],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接點型式:
A接點就是常開接點。在沒有輸入的情形是開路不導通,有輸入時才會閉合導通,也稱為SPST-NO[12]。
B接點就是常開接點。在沒有輸入的情形是閉合導路,有輸入時才會開路不導通,也稱為SPST-NC[12]。

C接點是在同一個設備內的一組常閉接點和一組常開接點,而對外只有三個端子,這是常見的接點型態,三個端子一般會標示為NO、C、NC。另一種稱呼則稱為SPDT[12]。
這種端子很常用在電子開關和接觸器的應用中,可以有較多的接點選擇,又可以節省空間[12]。
C接點的開關,若其中的常閉接點和常開接點一起使用,會有一小段時間,兩個接點都不會導通。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