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畢拱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畢拱辰(?—1644年),一作拱宸,字星伯,號明目,又號提孱居士,山東萊州府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李自成破太原後,不屈被殺。
生平
萬曆四十三年乙卯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聯登丙辰科進士[1],授鹽城縣知縣、朝邑縣知縣。崇禎七年(1634年)升任戶部主事,改山西司主事,宣府管糧[2],升禮部祠祭司郎中。崇禎十年(1637年)貶江西吉安府推官,累陞淮徐兵備僉事、河南按察司僉事[3]。不得漕運總督史可法賞識,崇禎十五年(1642年)改山西按察司僉事、分巡冀寧道。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農民軍逼近太原。畢拱辰隨巡撫蔡懋德、布政使趙建極、副使毛文炳、藺剛中等協力守城。城破,蔡懋德自縊。趙建極、毛文炳、畢拱辰三人皆被執,大罵李自成,皆被殺[4][5]。
家族
曾祖畢欽。祖父畢仲。父畢思睿,儒官。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