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疣鼻棲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疣鼻棲鴨(學名:Cairina moschata),俗稱番鴨仔、麝香鴨、紅面鴨、番鴨[1]。另外,因為臺式料理中的「薑母鴨」偏愛使用這種鴨類的肉做為主材,因此牠們在臺灣也俗稱薑母鴨。紅面鴨原產地為中南美洲一帶。在中國大陸早期曾被誤稱為「丹麥黑鶴」或「美洲鴛鴦」[2]。
這種鴨類的最大特徵為臉處有紅色肉疣,故稱紅面鴨,黑色番鴨於荷西時期引進台灣,白色番鴨則於1962年起引進臺灣,因較高經濟性及利用性為目前市場主力,是做為雜交肉鴨之父系之用。卵呈乾酪色。
與騾一樣,疣鼻棲鴨與家鴨的雜交種並不具有生殖能力,雄性疣鼻棲鴨與雌性菜鴨雜交為二品種土番鴨,雄性疣鼻棲鴨與雌性改鴨(雄北京鴨×雌菜鴨)雜交為三品種土番鴨。


Remove ads
參見
- 農委會畜產種源資訊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