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病毒粒子
功能完整并具有传染性的细胞外病毒颗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病毒粒子或稱病毒顆粒、病毒體(英語:virion,複數形式為viria或virions)是一種能夠侵入細胞的惰性病毒顆粒。進入細胞後,病毒體分解,病毒遺傳物質控制了細胞的「基礎設施」,從而使病毒能夠複製。[1] 病毒粒子內的遺傳物質(核心,脫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以及偶爾出現的病毒核心蛋白)通常被包裹在一個保護殼中,稱為衣殼。[2]

雖然「病毒」(virus)和「病毒體」(virion)這兩個術語有時會被混淆,但「病毒體」僅用於描述細胞外的病毒結構,[3] 而「病毒/病毒的」(virus/viral)一詞含義更廣泛,還包括病毒體的感染性等生物學特性。[4]
成分
病毒粒子由一個或多個核酸基因組分子(單鏈或雙鏈RNA或DNA)和外殼(衣殼,可能還有病毒包膜)組成。病毒粒子可能含有其他蛋白質(例如具有酶促活性的蛋白質)和/或核蛋白。[5]
在絕大多數病毒中,DNA和RNA成分被包裝在一個蛋白質外殼中,即衣殼。[5] 衣殼蛋白通常分為主要衣殼蛋白和次要衣殼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s,縮寫:MCP,minor capsid proteins,縮寫:mCP)。在特殊情況下,也存在沒有衣殼的病毒(即真病毒體),例如裸露核糖病毒科的RNA病毒和馬鈴薯紡錘形塊莖類病毒科的類病毒(以及柑橘剝皮類病毒和柑橘樹皮裂紋類病毒,Citrus Bark Crack Viroid)。
如果基因組由多個片段組成,這些片段通常一起包裝在一個衣殼中(例如,流感病毒),並且在某些病毒中,這些片段也可以單獨包裝在它們自己的衣殼中(例如,在矮縮病毒科中)。

由於病毒基因組相對簡單,衣殼結構依賴簡單結構的重複,類似於多面體的面。每個面又由更簡單的亞基重複構成,重複次數稱為三角形剖分數(triangulation number,T)。許多不同類型的病毒都可以使用類似的衣殼結構。[3]
在許多病毒中,病毒粒子具有二十面體對稱性,可以是理想等距或細長的。許多病毒粒子還有其他形狀:
- 絲狀噬菌體科和絲狀病毒科:線狀/絲狀/螺旋狀
- 壺狀病毒科:瓶狀
- 雙尾病毒科、微小紡錘形噬菌體科、嗜鹽紡錘形病毒科和奇古菌紡錘形病毒科:紡錘形/檸檬形
- 痘病毒科和卵形病毒科:卵形至橢圓形
- γ逆轉錄病毒屬和其它逆轉錄病毒科例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大致呈複雜多形 (多形態性).
通過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可以發現更多不同的形狀。
Remove ads

在某些病毒群中,例如有尾噬菌體綱類(「尾病毒」)和圖邦病毒,其衣殼帶有稱為「尾巴」的附屬物。
有尾噬菌體綱的尾部通常分為:
- 頸部,可能帶有頸圈;長尾鞘,可能具有收縮性
- 基板
- 可能是尾纖維/尾刺
後者用於與宿主細胞建立聯繫,這些病毒的尾部作為注射裝置,將其自身的基因組引入宿主細胞。[6] 有尾噬菌體綱的尾部物質也分化為主要和次要尾部蛋白(MTP和mTP),如埃希氏菌屬病毒λ/腸桿菌噬菌體λ。[7]此外,可能存在尾刺蛋白(TSP) [8] 或尾纖維蛋白(TFP)。
即使是具有螺旋形態的病毒(例如竿形古噬菌體科和阿蒙病毒科),負責受體結合的末端纖維蛋白稱為尾纖維蛋白。[9][10][11]
在許多病毒種類中,病毒體還具有外膜,即病毒包膜。[5] 包膜由脂質雙層膜和類似於細胞膜的表面蛋白組成,這些蛋白通常在病毒離開細胞時用於構建包膜。這種結構有助於病毒附著在細胞上,並在病毒尋找感染細胞時幫助其逃避宿主生物體的免疫系統攻擊。[2]
參考文獻
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