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唇刺尾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唇刺尾魚(學名:Acanthurus leucocheilus)為條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於1927年由美國魚類學家阿爾伯特·威廉·赫爾首次正式描述,模式產地為菲律賓的班塔延、宿霧和阿古塔亞。
Remove ads
分布
深度
水深3至3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體為暗褐色;在唇上面與後面為黑色且被一條藍白色條紋環繞;橫過胸有一條寬的白色條紋;尾部的基底有一條寬的藍白色的條紋,尾柄硬棘部為白色。魚鰭黑色;胸鰭具有一個白色的條紋在後部的第三個軟條。幼魚體褐色,尾鰭黃色[2]。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24至25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3枚。尾柄上有硬棘,易傷人。體長可達45公分。
生態
本魚棲息在臨海礁石區,屬草食性,以藻類為食。
經濟利用
可做為觀賞魚。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