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蘭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蘭國
Remove ads

白蘭是自公元2世紀起存在於今天青海南部的一個丁零人所建立的古國,民族大約為丁零人和古羌族構成。

Thumb
吐谷渾,白蘭國範圍

中原史料對其記載甚少,直到公元4世紀初期,慕容吐谷渾來到西部建國後才被漢地西晉官方所記錄。

東晉咸和四年(329年),慕容吐延羌族酋長姜聰刺死,臨死時囑咐長子葉延保衛白蘭道。及後,葉延繼位,在沙洲(吐谷渾)建立慕克川總部,並以吐延為氏,以吐谷渾為姓、族姓及國號。

白蘭國故地在當時成為聯繫中原和西域一個重要通道,被後人稱為白蘭道(又被稱為河南道),吐蕃強盛後此地又被吐蕃控制了幾個世紀。十三世紀時蒙古人迂迴白蘭道消滅了大理國,進而加速了對南宋的侵略。

Remove ads

史書中的白蘭國

南朝宋書/卷96在提及吐谷渾時多次提到白蘭,『吐延被『羌酋薑聰所刺;劍猶在體,呼子葉延,語其大將絕拔渥曰:「吾氣絕,棺斂訖,便遠去保白蘭。白蘭地既嶮遠,又土俗懦弱,易為控禦。』又稱『白蘭土出黃金、銅、鐵。其國雖隨水草,大抵治慕賀川。』

北朝周書中記載:『白蘭者,羌之別種也。』可見白蘭可能是古羌族與丁零人的混合民族,為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白蘭地與羌族混合形成。

冊府元龜》記載:「白蘭土出黃金鋼鐵,其國逐水草,……以肉酪為糧,頗識文字。……地宜大麥,而多蕪青,頗有菽粟,出蜀馬、氂牛」。

新唐書·党項傳》:「又有白蘭羌,吐蕃謂之丁零,左屬党項,右與多彌接。勝兵萬人,勇戰鬥,善作兵,俗與党項同。」

《新唐書·西域傳》:「龍朔(661—663年)後,白蘭,春桑及白狗羌為吐蕃所臣,藉其兵為前驅」。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49》,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書·卷96》,出自沈約宋書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