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公共文化設施,位於荔灣區花地街道白鵝潭商務區,於2024年4月28日正式啟用[1][2]。
建築
藝術中心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何鏡堂領銜團隊設計,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承建,總用地面積為75,79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43,815.92平方米,建築高度78.5米,地上最高11層,地下2層[3]。
藝術中心以「文化巨輪、時光拱廊、鵝潭寫意、雲山藝境」為設計概念,猶如停泊在珠江岸邊的輪船[4]。
組成
為節省投資、減少重複建設,同時為聚集公共資源,藝術中心以「三館合一」模式合併建設,包含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和廣東文學館[5][6]。
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新館,含廣東當代美術館)位於藝術中心東部,地上建築11層,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不含公共區域),展陳面積2.5萬平方米,擁有21個展廳。
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將與二沙島館區錯位發展。白鵝潭館區將更多聚焦當代藝術作品和國際藝術交流合作,廣州三年展、廣州影像三年展、廣州設計三年展等項目亦將移至該館區[7]。
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位於藝術中心西部,地上建築5層,建築面積2.59萬平方米,展陳面積1.04萬平方米。
廣東文學館位於藝術中心中部,地上建築8層、地下2層,高52.3米,建築面積1.84萬平方米,展陳面積0.54萬平方米。
歷史
2010年,廣東省發布《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當中將廣東文學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當代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改擴建工程等項目納入重點建設項目[8]。
廣東美術館方面曾在2010年8月與一地產公司共同接下員村熱電廠改造工程,並計劃改建為廣東當代美術館[9][10];但隨著該地塊被收回,項目流產[11]。此後,廣東美術館方面一度籌劃在二沙島舊館基礎上新建廣東當代美術館[12]。
而廣東文學館,在多處比選後,一度在2016年選址廣州大學城星匯文翰小區旁。專家評審時一度因設計方案與周邊環境不協調而遭質疑[13]。
2018年9月8日,廣東省政府決定將廣東當代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合併建設。2019年4月,項目選址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的核心區[14][15]。
2019年12月27日,項目奠基[16]。2020年5月,施工方進場[17];同年10月,項目正式開工[18]。
2021年9月,地下室結構施工完成;2022年5月,主體結構全面封頂[19][20]。同年,「三館合一」項目正式定名「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21]。
獎項
2023年5月,藝術中心獲頒第十五屆「中國鋼結構金獎」(第二批)[24]。
2024年2月,藝術中心入選「廣州十大文化地標」[2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