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皇甫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皇甫濂(1508年10月31日—1564年11月2日),字子約,一字道隆,號理山,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1],明朝政治人物、詩人。
生平
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科應天鄉試第八十一名舉人,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二甲第四十七名進士[2]。授工部主事,丁母憂去官。服闋,起復原官,管理惜薪廠。有位商人虛報從中牟利被皇甫濂治罪,該商人的女兒是工部尚書文明的妾,皇甫濂因此被工部尚書斥責,皇甫濂對他說:「您掌管國政,卻放縱奸人違法,難道還要奪走官員執法的職責嗎?」工部尚書聽後嚴肅地向皇甫濂賠罪。以考察謫河南布政使司理問,升興化府同知[3]。四十三年(1564年)患痢疾,卒於官[4]。
著作
家族
曾祖皇甫通;祖父皇甫信;父皇甫錄,重慶府知府。母黃氏(封宜人)。皇甫濂與兄皇甫沖、皇甫涍、皇甫汸並稱「皇甫四傑」,又與同里人張鳳翼、張燕翼、張獻翼三兄弟並負才名,吳人稱「前有四皇,後有三張」[7][8]。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