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皎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皎然(730年—799年),俗姓,字清晝,吳興郡(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祖籍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劉宋康樂縣公謝靈運十世孫[1][2][3]唐朝僧人、詩人。好飲茶,自稱「三飲得道」[4]

生平

早年多次應進士舉不第,中年以後隱居家鄉杼山妙喜寺(今湖州妙西)修行佛法,與陸羽有交往。唐德宗貞元年間,宮中的高僧所編的文集中,就從他的作品採錄了十卷,其文被稱作文章雋麗[5]。又參與顏真卿《韻海鏡源》之編纂,韋應物也很讚賞他[6]

後遷到廬山西林寺去住,又編寫出《詩式》五巻(是否皎然所作存在爭議[7])、《詩論》。另著有《皎然集》(《杼山集》)十卷《詩議》、《詩評》等。

著名詩句

  • 七絕·塞下曲

寒塞無因見落梅,胡人吹入笛聲來。
勞勞亭上春應度,夜夜城南戰未回。

參考文獻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