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皮科洛米尼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皮科洛米尼環形山(Piccolomini)是位於月球正面南半球的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8-32億年前的晚雨海世[1],其名稱取自十六世紀義大利大主教及天文學家亞歷山德羅·皮科洛米尼(Alessandro Piccolomini,1508年-1571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南偏西毗鄰羅斯曼隕石坑、西側靠近弗拉卡斯托羅環形山、魏內克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北偏東、東側則是內安德環形山、而它的東南偏東和西南分別坐落著更大的勃倫納環形山和斯提博臘斯隕石坑。皮科洛米尼環形山的西北橫亙著阿爾泰斷崖[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29.7°S 32.2°E, 直徑87.6公里[3],深度約4.2公里[4]。
皮科洛米尼環形山外觀呈多邊形狀,未受到後期嚴重的撞擊侵蝕。坑壁邊沿略有磨損,南側壁有一處因壁頂坍塌形成的凹陷區,數道平行的山谷穿過其中,並平緩延伸至坑底。隕坑內側壁擁有寬闊的階地狀結構,這些結構受地震等原因引起的滑坡和侵蝕已變動有些平坦,大量湧入的碎岩越過北側坑壁,流入到坑底北側。該隕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4500米[1],內部容積約有7200公里³[1]。碗狀的坑底相對平坦,只分布有一些小山丘和小隕坑,中心處矗立著一座被一群更小的山丘簇擁的組合中央峰,主峰高出周邊地面約2公里[5][6],其成分是由鈣長石(A)和含85-90%斜長石的輝長-蘇長-橄長岩斜長岩(GNTA1)所構成[7]。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皮科洛米尼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8]。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