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
同盟國暫時軍事佔領奧地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同盟國軍事占領奧地利(德語:Besetztes Nachkriegsösterreich)指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由蘇、美、英、法四國對奧地利實施的分區軍事佔領。1945年德蘇兩國在維也納發生8天的激烈戰鬥,德軍節節敗退導致奧地利迅速遭到蘇軍佔領,蘇聯當局於1945年4月27日協助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人民黨和奧地利共產黨的代表在維也納市政廳宣佈奧地利獨立脫離納粹德國版圖,4月29日蘇聯佔領軍當局將議會大廈移交給臨時新政府,「奧地利共和國」重建,5月8日納粹德國正式無條件投降,蘇、美、英、法為首的同盟國達成協議,比照德意志進行分區軍事佔領,1945年秋蘇聯允許其他三個同盟國軍隊進入維也納,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開始共同佔領維也納,直至1955年5月15日《奧地利國家條約》簽署,同盟國軍撤出,奧地利才完全獨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1年10月30日) |
Remove ads
佔領分區
Remove ads
各分區長官
資料來源:[1]
Remove ads
- 高級專員
- 高級專員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