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盧西塔尼鱷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盧西塔尼鱷屬(學名:Lusitanisuchus)是鱷形超目中真鱷類的一屬,化石發現於葡萄牙的多個挖掘地點,大部分是破碎的化石,地質年代橫跨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最早被發現的化石,是一些頜部骨頭碎片、零散的牙齒,出土於葡萄牙萊里亞區的圭馬若塔組(Guimarota Formation)地層,地質尼代相當於啟莫里階。在1970年,這些化石被列為里斯本鱷的一個種(Lisboasaurus mitracostatus),里斯本鱷當時是鱗龍超目蛇蜥類的一屬。之後,多位古生物學家將這個種被列為疑名,由於化石過於零碎,無法證實這個種跟里斯本鱷有關係[1][2]。
之後研究人員重新研究圭馬若塔組的化石,發現一個頭顱骨中的齒骨,類似L. mitracostatus的正模標本。根據這個更完整的頭顱骨,顯示L. mitracostatus屬於鱷形超目,而不是蛇蜥類蜥蜴。另外,里斯本鱷也被發現屬於鱷形超目,但這個頭顱骨明顯不同於里斯本鱷。在2004年,這個種被建立為獨立的盧西塔尼鱷屬,模式種是Lusitanisuchus mitracostatus,也是目前的惟一種[3]。
數個發現於勞爾哈丁赫羅港的牙齒,也被列入盧西塔尼鱷,地質年代相當於白堊紀早期的貝里亞階,使得盧西塔尼鱷的生存年代提早1500萬年。
Remove ads
古生物學
在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的盧西塔尼盆地,盧西塔尼鱷與許多恐龍生存於相同環境。圭馬若塔組發現的恐龍包含:暴龍超科的祖母暴龍與史托龍、鳥腳下目的葉牙龍、小型虛骨龍類的美頜龍[4]。勞爾哈地區發現的恐龍則是梁龍科的丁赫羅龍,還有早期哺乳動物Portopinheirodon[5]。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