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相同方式分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相同方式共享
Remove ads

相同方式分享(英語:Share-alike)是著作權授權方面的術語之一,最初由創用CC計劃開始使用,其要求對作品進行重利用或分發時,採用與原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授權條款[1]。帶有相同方式分享要求的自由內容自由軟體授權稱為Copyleft授權條款。

Thumb
創用CC的「相同方式分享」圖標,是copyleft標誌的變體

當前受支持的創用CC授權條款中,包含相同方式分享條件的有2種: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copyleft自由內容授權條款)和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專有授權條款)。

除著作權外,專利授權領域中的一個類似計劃也有使用這一術語[2]

Copyleft

Copyleft協議,或自由英語Gratis versus libre的相同方式分享協議,是相同方式分享協議中最大的子類別,可分為自由內容授權條款(如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和自由軟體授權條款(如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在作品中使用copyleft材料時,使用者通常會被要求將整個作品以copyleft形式釋出,因此有批評者稱這類授權條款為傳染性授權條款英語Viral license。Copyleft協議屬於互惠授權條款,後者還包括一些非自由協議,如微軟有限互惠授權條款

一些自由內容和自由軟體授權不包括相同方式分享要求,這些授權條款屬於寬鬆授權條款

創用CC

現有的6種創用CC協議中,有2種相同方式分享協議(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和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它們均要求姓名標示英語Attribution (copyright)。根據創用CC的說法,相同方式分享協議的作用包括防止用戶在未來對衍生作品添加新的限制條款,以及衍生作品需採用與原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授權條款。[3]

3.0和4.0版本的相同方式分享協議中包含有兼容性條款,允許創用CC聲明其他授權條款與該版協議兼容,衍生作品可以不使用原作品的協議,而是使用這些兼容協議進行授權。

版本歷史

創用CC共釋出了5個版本的BY-SA和BY-NC-SA協議(1.0、2.0、2.5、3.0和4.0)。

  •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1.0 通用[4];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1.0 通用[5] – 釋出於2002年12月
  •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0 通用[6];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通用[7] – 釋出於2004年5月
  •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5 通用[8];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通用[9] – 釋出於2005年6月
  •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未本地化[10];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未本地化[11] – 釋出於2007年3月
  •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12];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13] – 釋出於2013年11月

運用

2009年6月,維基百科社群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同意將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CC BY-SA)協議用作維基百科和基金會其他網站的主要內容協議。創用CC稱讚了此決定,認為是自由文化和遠見領導力的勝利。[1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