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真理的入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真理的入門》(也稱《真理的獻禮》;維吾爾語:عتبة الحقائق,拉丁維文:Atebetu'l Hakajiq;原名:ئەتەبەتۇل ھەقايىق)是以回鶻文、察合台文為主要語言所著的長篇訓誡詩。根據作品的內容及語言特點認為是該書著於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的喀喇汗王朝末期。《真理的入門》主要闡述了維吾爾等民族的伊斯蘭教倫理學。該書對研究維吾爾文學、突厥民族的古代哲學、禮節、文化水平以及語言特點有著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因為該書創作於喀喇汗王朝的衰落時期,故對當時的社會面貌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反映。是繼《福樂智慧》之後又一部廣泛流傳於新疆、中亞以及西亞的突厥民族中的維吾爾古典文學名著[1][2]。
Remove ads
作者
《真理的入門》作者全名為艾迪甫·艾合麥提·馬合穆提·尤格納克。其中艾迪甫·艾合麥提[a]是作者在作品末尾的自稱,馬合穆提為其父親的名字,而在一些跋詩中提到的尤格納克[b]則是他的家鄉。艾迪甫·艾合麥提生卒資訊不詳[4]。關於艾迪甫·艾合麥提的家鄉尤格納克的具體位置認為是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附近,但並沒有足夠的史料可以支撐此種說法[5]。另外也有在訛答剌和費爾干納的說法[6]。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該地在新疆阿圖什境內[2]。有學者認為艾迪甫·艾合麥提是一名盲人文學家,曾遠赴巴格達求過學[5]。而這部著作就是作者獻給當時喀喇汗王朝的官員埃米爾木罕默德達·伊斯帕伯克的[5][2]。
版本
《真理的入門》的原本未被發現[7]。現存於世的有三種較為完整的手抄本以及一些殘缺的手抄本本子和片段。其中最早的完整手抄本便是公元1444年再努拉比丁於撒馬爾罕完成的回鶻文甲本。此本也是較其他版本更為完善且書名《真理的入門》更適應作品內容,故《真理的入門》的稱為流傳更廣泛。另外兩本分別是1480年在伊斯坦堡由阿不都熱扎克用回鶻文和阿拉伯文逐行對照抄寫的乙本[8]。甲本和乙本都藏於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圖書館內。另外,還有抄寫時間和抄寫人不詳的阿拉伯文抄本,也就是丙本。丙本現藏於托卡比皇宮的圖書館內。乙本和丙本的書名都叫做《真理的獻禮》。三本抄本除了原文外,還有用阿拉伯文撰寫的標題以及回鶻文撰寫的小標題。而那些殘本和片斷則多為回鶻文抄本且抄寫人和抄寫時間均不詳,這些殘本和片斷藏於土耳其安卡拉的圖書館內和柏林普魯士科學院突厥回鶻文藏書部[5]。
1951年,土耳其學者法·克甫熱律和熱·阿拉提曾根據出版的手抄本校對、翻譯出版了土耳其文譯文本並由伊斯坦堡阿塔什出版社出版[5][9]。1980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突厥語學家哈米提·鐵木耳和吐爾遜·阿尤甫共同整理翻譯的維吾爾語版《真理的入門》[7]。漢文譯本則是由中央民族學院魏萃一教授翻譯並於1981年9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10]。
體裁、語言特點及內容
《真理的入門》是一部受到《福樂智慧》影響的長篇訓誡詩[8]。全詩14章484行,另三種手抄本都有抄者用回鶻文所著的跋詩共28行,故共512行。前五章是11音節的隔行押韻的雙行詩。雙行詩是用阿魯孜詩律的穆台卡里甫格律寫成的。雙行詩分為四個詩節,分別是短長長-短長長-短長長-短長。後九章則是一、二、四行押韻的四行詩,韻腳有窄元音、寬元音的變化,節奏則採用了魯巴依的格律[5][2]。跋詩是採用11音節的魯巴依或瑪斯納維格律寫成的[5]。另外全詩還運用了突厥語詩人愛使用的同音異義詞[3]。
《真理的入門》在語言上繼承了鄂爾渾、回鶻時期的特點,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和創新。另外和喀喇汗王朝早期的喀喇汗語也有所不同[7]。除此之外,《真理的入門》使用了超過200個阿拉伯語、波斯語借詞,相比於11世紀所著的《福樂智慧》時代使用借詞的數量更多[2]。《真理的入門》抄本所使用的語言處在喀喇汗王朝回鶻書面語向察合台書面語過渡時期[2]。
《真理的入門》與其他伊斯蘭文學類似,內容上先是讚頌真主、先知、聖徒和異密以及作詩目的,然後詩歌轉入正題。開始闡述關於知識學習、緘口、慷慨、謙虛、寬恕、忍耐等修身處世之道,並抨擊了吝嗇、驕傲、貪婪、無知等惡行以及感慨黑汗王朝的衰落時期時的滄海桑田和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以及世風日下的憂慮。最後則是作者的自述[3][1]。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