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短頸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短頸龍屬
Remove ads

短頸龍屬(屬名:Brachauchenius)是種上龍類,生存於白堊紀美國哥倫比亞,約9000萬年前。短頸龍是已知北美洲最後出現的上龍類,估計身長約6至9公尺。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模式種B. lucasi,生存於北美洲西部內陸海道,年代為白堊紀土侖階,約9350萬到8930萬年前。一個年代較古老的標本,發現於哥倫比亞的巴列姆階;在非菱龍科的上龍類中,巴列姆階與歐特里夫階之間有個化石紀錄的斷層,短頸龍是斷層後第一個出現的非菱龍科的上龍類[2]

模式標本(編號USNM 4989)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 Sternberg)在1884年發現於堪薩斯州渥太華縣[3][4]。頭顱骨長度約90公分。

短頸龍是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W. Williston)在1907年命名[1][5]。在1952年,喬治·史登柏格(George F. Sternberg)在堪薩斯州拉塞爾縣的Fairport黏土層,發現一個更大的標本(編號FHSM VP-321),頭骨長度為1.7公尺,由肯尼思·卡彭特(K. Carpenter)敘述[6]。在2005年,兩位科學家鑑定出這兩個堪薩斯州標本的地質年代[7]。短頸龍的頭骨長度為90公分,身長約10公呎。短頸龍是已知北美洲最晚出現的上龍類。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