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垣島天文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垣島天文台(日語:石垣島天文台/いしがきじまてんもんだい)是位於日本沖繩縣石垣市的天文台,由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國立天文台、石垣市、石垣市教育委員會、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八重山星之會、沖繩縣立石垣青少年之家、琉球大學共6間機構組成的協議會運營[1][2]。

天文台旨在藉由聯合運營這一新的形態,結合終身教育、學校教育,以及與業餘觀測家合作,推進各種活動。天文台白天自由參觀,夜間舉行天體觀望會(見#公開種類)。由於此地緯度低、黃道高,除提供公眾觀星服務外,亦主要圍繞行星科學及太陽系天體進行觀測。
在所有設有大型光學紅外線反射望遠鏡的觀測研究設施中,此設施是日本最西及最南[註 1],望遠鏡口徑(105cm)亦為九州、沖繩地方中光學望遠鏡最大[2]。

除天文台外,石垣島亦在名藏地區設有VERA石垣島局,為國立天文台水澤VLBI觀測所的觀測點之一,使用相對特長基線干涉測量法(VLBI)觀測。該局主要進行繪製銀河系精密星圖方面的觀測,此外亦進行其他觀測活動,如透過精確測定地殼變動,觀測日本全體的地球板塊運動等。
Remove ads
歷史
石垣島的第一座天文觀測設施是建有20m電波望遠鏡的國立天文台VERA石垣島局。VERA最初計劃只在岩手縣奧州市水澤區與石垣島各設置2-4台電波望遠鏡,而到了1980年代初期,野邊山宇宙電波觀測所的45m毫米波電波望遠鏡建成,J-Net(覆蓋日本全土的VLBI觀測網)開始運作,當局亦結合觀測成果及VLBI相關技術發展,決定將2局計劃改為4局系統。由於最初只有水澤、入來、小笠原3個局的預算獲通過,石垣島局直至2002年3月方建成運作,比其他3個局晚了1年[3][4]。
在石垣市民及八重山星之會爭取下[5],2004年5月,國立天文台宣布決定在石垣島建設光學紅外線望遠鏡[6]。2006年3月,石垣島天文台在前勢岳山頂建成,4月1日對公眾開放[1][7]。
2006年9月15日至16日,颱風珊珊吹襲八重山諸島,運作約半年的天文台嚴重受損,白天的公開參觀及夜間的星空觀望會被迫暫停[8]。2007年4月1日,天文台修復完畢,重新提供公眾觀星服務[9]。2007年7月8日,累計來館人數達到1萬人[5],2010年2月21日突破3萬人[10]。
2013年,天文台增設「星空學習室」,備有4D2U(4D數碼宇宙)上映系統及口徑40cm的赤道儀式望遠鏡等,7月4日起對外界開放[11][12]。
Remove ads
設施
- 圓頂直徑8m的觀測設施
- 觀測室
- 研究室
- 望遠鏡圓頂
- 星空學習室(星空学びの部屋)
暱稱「むりかぶし」(Murikabushi)。沖繩方言,意為「星群」,指「昴宿」(昴宿星團)[13]。
105cm光學紅外反射望遠鏡(西村製作所製造[14])[15]
- 性能
觀星用焦點裝有的接目鏡為普通目鏡,觀星時有電腦自動控制。研究用焦點裝有3色同時測光相機等裝置。
觀測所使用狀況
- 八重山星之會主辦,利用望遠鏡口徑優勢對行星、星雲、星團進行肉眼觀測。同會同時負責一般觀望會的解說。
地點
公開種類
- 設施參觀(免費,無需預約。星期一、星期二閉館(假日時開館,閉館日順延至星期三)。10:00〜17:00。)[2]
- 4D2U上映會(免費,需預約。開館日15:00〜15:30)
- 天體觀望會(免費,需預約。星期六、星期日及假日舉辦。需事先申請,限額約30人[註 2],可選2個時間段:19:30〜20:00、20:30〜21:00。時間段隨季節變動。)[2]
- 美星導覽遊(美ら星ガイドツアー。收費,需預約。工作日舉辦。20:30〜21:30。含天體觀望會及4D2U觀賞。)[2]
入口至圓頂為無障礙環境,輪椅使用者亦可前往望遠鏡處觀測。
相關天體(含VERA石垣島局)
腳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