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根據《希伯來聖經》,法版(亦稱石版、見證之版;希伯來語:לוּחֹת הַבְּרִית lūḥōt habbǝrīt,「盟約之版」;לֻחֹת אֶבֶן luḥōt ʾeḇen,「石板」;لَوْحٌ موسى āl-wāḥ Mūsā,「摩西之版」)是摩西在西奈山上接受的兩塊刻有十誡的石板,記載於《出埃及記》。[1]
聖經記載,第一套石版由上帝的指頭所刻(出埃及記31:18),後因摩西目睹以色列人拜金牛犢而憤怒摔碎(出埃及記32:19)。之後,摩西依神之命雕刻新石板,由上主重寫(出埃及記34:1)。
猶太教傳統認為,這些石板由藍色藍寶石製成,以象徵天空與神的寶座。但許多拉比學者認為聖經中的「sapphire」應指青金石(lapis lazuli),依據《出埃及記》24:10的記載。[2]
根據出埃及記25:10–22,石板被安放於約櫃中。
石板外觀

儘管現代常描繪石板為圓角矩形,但塔木德(Talmud)傳統記載其為直角方形。[3]《杜拉歐羅佩斯猶太會堂》壁畫與早期基督教藝術亦作此描繪。[4]

中世紀藝術改以圓角造型,是受當時書寫用蠟板啟發。文藝復興如米開朗基羅與安德烈亞·曼特尼亞作品中仍維持直角小尺寸。而倫勃朗等晚期藝術家則描繪成較大的圓角石板。部分傳統指出,允許將複製品作圓角,以區別於真實石板。[5]
根據塔木德,每塊石板為正方形,六個掌寬(約50厘米)寬與高,厚度為三tefach(約25厘米)。[6][7] 另有來源稱其為六高三寬三厚的矩形。[來源請求] 傳統亦稱文字是從石板中鑿透,而非僅刻表面。[8]
基督教複製品
在衣索比亞正教會中,複製石板稱為Tabot或sellats,是宗教儀式的重要部分。該教會聲稱原始的約櫃現存於阿克蘇姆的錫安聖母教堂中。[9]
在《古蘭經》中
《古蘭經》提到上帝賜予摩西「板」,內容未詳:
- 「我已在板上為他寫下各類訓誡與教導……」(古蘭經7:145)
摩西摔下板後又拾起:
- 「當怒氣消散後,他拾起板,上面寫有對敬畏主者的引導與憐憫。」(古蘭經7:154)
現代解釋
圖像
-
法國13世紀圓角造型
-
約1390年波蘭圓角風格
-
曼特尼亞作,銳角矩形
-
米開朗基羅繪(約1513–1515年)
-
摩西與法版,Philippe de Champaigne,1648年
-
拉比拉斐爾·埃弗斯背後展示的石板複製品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