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隆門縣

馬來西亞砂拉越之一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隆门县map
Remove ads

石隆門縣馬來語Daerah Bau)是砂拉越古晉省下轄的其中一個,縣城是石隆門。石隆門縣總面積884.4平方公里[1],人口約54000人(2010年人口普查[2])。

快速預覽 石隆門縣, 其他文字轉寫 ...

石隆門縣人口最多的族群是比達友族,占縣裡的人口將近70%,約3.7萬人。華人則是第二多族群,相對下人口較少,約9千多人。縣民多數從事農業,種植油棕可可橡膠胡椒稻穀咖啡[3]
縣裡除了有兩座比較著名的洞穴仙洞(Fairy Cave)及風洞(Wind Cave),還有位於仙洞及西里京市集附近的保靈山。[4]

石隆門縣在1931年7月17日正式成立,縣城是石隆門鎮。石隆門縣的第一任縣長是達克先生(W.S.B. Duck),沿至如今已有30多位縣長。[3]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石隆門縣地圖
Thumb
石隆門縣地圖

早在19世紀初,便有華人從西加里曼丹來到了石隆門縣地區。這批華人因為組織內部失和及遭到荷蘭殖民政府的攻擊,所以才逃到了石隆門[5]。這批華人在他們的「大哥」劉善邦領導下,從三發(Sambas)經雙空及文杜乃,越界到石隆門縣邊陲的的一個小鎮新山(Pankalan Tebong)。他們落腳後便向當時的汶萊政府付了租金,隨後就開始在當地進行開採金礦。
由於前來投靠的華工人數日增,而金沙的產量有限,所以不久後他們便遷移到石隆門鎮附近的帽山,成立了十二公司,民間則流傳稱為大公司。義興公司後來也稱為十二公司。之後,義興公司除了在帽山建設礦場,也在石隆門(Bau)、大段(Taiton)、燕窩山(Jambusan)、武梭(Buso)、砂南坡(Paku)和北歷(Bidi)設有礦場,而總部設在石隆門的帽山(Mau San)。像蘭芳共和國那樣,其公司也自定法制和貨幣,形成了一個人口約有4千人的「共和國」。[6]

1841年,英國人詹姆士·布魯克正式在現今砂拉越古晉成立了布魯克王朝,石隆門也自然歸屬於布洛克統治下。這時的十二公司還是自治制度及以進貢的方式繳付金錢給詹姆士·布洛克。而其公司在石隆門聲勢浩大,使到當時的白人拉者感到這威脅了他在砂拉越的政權。從而多次的施壓和制約於石隆門的華工。因此這導致了在1857年2月18日元宵夜,劉善邦和王甲帶領約600名全副武裝的十二公司華工攻打古晉。華工雖在這戰役打敗了詹姆士布洛克,但他並沒有死反而逃跑了。後來,詹姆士又帶著軍隊到石隆門攻打華工公司。華工節節敗退,最後全軍覆沒,帽山也被摧毀了。[7]

在1898年,有一家英國資助的慕娘公司(Borneo Co. Ltd.)來到了石隆門縣大規模的開採金礦。當時慕娘公司人數可達3000人,而且使用技術很先進的精化法來提煉黃金,每周可生產十餘個重50磅金磚。在短短的二十年,慕娘公司總計生產了983,255兩黃金。二十世紀20年代,慕娘公司停辦後石隆門縣的淘金業也進入了小生產的時代。[8]

Remove ads

大事件

除了150年前的華工抗議事件,其實近代石隆門也曾發生一宗令人心酸的意外。石隆門的碧湖有200子深,是以前開採金礦遺下的大洞被雨水填滿所形成。1979年6月7日,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一輛擠著67名師生的巴士經濟碧湖旁突然失控,整輛巴士墮入湖中,瞬間奪走二十九名學生和一名女老師的寶貴性命。附近居民雖即時施以援手,但還是無法救起遇溺師生石隆門社區領袖李思興憶述,當時30具屍體從湖裡打撈上來,排列地上讓家屬認領,家屬們悲痛的哭喊聲令旁人也禁不住同聲一哭。事後,石隆門傳出一個關於意外的說法,但至今仍無從考證是否屬實。1978年,一宗派的基督徒到當地進行短期宣教,期間曾破壞當地人家中的神像,並把所有神像拋入碧湖。隔年即發生這宗慘劇,不少人都將這宗意外怪罪在那些信徒身上,認為是信徒對神明不敬才釀禍。

不過,經過多年的光蔭洗滌,石隆門許多人已不再流傳這個說法,僅記得當年的學巴墜戶釀死的慘劇。

人口分布

2010年石隆門縣人口為54,246人。[2]

更多資訊 2010年石隆門縣族群比例 ...
更多資訊 族群, 人口 ...


注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