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礄口區

武漢市中心城區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礄口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市轄區,位於長江漢水交匯處,是武漢三鎮漢口的一部分。礄口東臨武漢中央商務區(CBD)和漢口商業中心區,南臨漢水緊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臨東方馬城,北臨台商投資區,是武漢市最具創新活力的中心城區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腹地。區內漢正街清朝漢口鎮正街,現以漢正街市場馳名。[3]常住總人口約67萬人,區人民政府韓家墩街道沿河大道518號。

快速預覽 礄口區, 國家 ...
Remove ads

名稱由來

Thumb

明朝漢水改道,形成漢口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為了使漢正街地區的街市、商店、居民不受水淹,當時漢陽通判袁焻在礄口修築長堤,堤外因取土挖成玉帶河。在河與漢江相連處的河口,修建了一座石橋,因而此地被稱之為「礄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漢口又修城垣,城外護城河也連漢江,河口修橋的地帶也取名「礄口」,為區別便分別稱為「大礄口」、「小礄口」。後漢口城垣拆除,玉帶河、護城河淤塞,石橋也廢毀不存,但「礄口」地名仍沿用至今。[4]

坊間有一些說法認為保壽橋上刻著的「礄」字是礄口的區名來源[5],但大小礄口的地名早在清光緒年間便已經形成,在玉帶門(今礄口路一帶)而不在保壽橋所在的漢正街道一帶,見左圖。

歷史沿革

Thumb
中華民國時期的漢口市

解放前漢口市無礄口行政建置。1950年11月,武漢市第二區人民政府成立,管理礄口片區。1952年6月,武漢市第二區改稱礄口區,轄街道20個。期間區人民政府曾改稱區人民委員會、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2月恢復原名。[6]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武漢市礄口區委員會 書記 ...

行政區劃

礄口區現下轄11個街道辦事處,共有12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村民委員會[1]:58[12]

古田街道、​韓家墩街道、​宗關街道、​漢水橋街道、​寶豐街道、​榮華街道、​漢中街道、​漢正街道、​六角亭街道、​長豐街道和​易家街道

人口

武漢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礄口常住人口為666661人[13],男性人口占比50.52%,女性人口占比49.48%,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1.76%,15-59歲占比66.62%,60歲以上占比21.62%,65歲以上占比14.07%。

2016年,礄口區戶籍總人口524620人,其中農業人口593人,非農業人口524027人,共有滿土家等27個民族。[1]:58

名人

礄口區誕生、培養了許多世界冠軍,包括[14]

經濟

2016年,礄口區地區生產總值599.36億元,較上一年增長7.3%,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40.66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458.70億元,增長6.8%。(無第一產業)全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9.57億元,下降41.5%,完成外貿出口創匯總額34658萬美元,下降24.56%,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01.77億元,增長15.09%。[1]:59,312-318

2016年,礄口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652元,增長8.91%。全年新增就業人數4.68萬人次,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167人。[1]:320

交通

至2016年,礄口區內有三環線、漢西路二環線、沿河大道、解放大道等快速路1條、主幹道18條、次幹道22條、支路68條。[1]:59

武漢地鐵1號線3號線6號線穿過礄口。礄口區共有漢江公路橋5座(晴川橋、江漢橋、月湖橋、知音橋、古田橋)、鐵路橋1座。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