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硫化亞銅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硫化亞銅
Remove ads

硫化亞銅,分子式為Cu2S,多表現為黑色或灰黑色,在自然界中主要以輝銅礦的形式存在。硫化亞銅有很窄的化學計量變化範圍: Cu1.997S至Cu2.000S[3]

快速預覽 硫化亞銅, 識別 ...
Remove ads

製備與相關反應

Cu2S可由熱的蒸氣或H2S反應制得[4]。銅粉在熔融的硫中快速反應生成Cu2S,但顆粒較粗的銅參加該反應則要求更高的溫度[5] Cu2S與氧氣反應生成Cu2O和SO2:[6]

2Cu2S + 3O2 → 2Cu2O + 2SO2

在生產過程中,三分之二的熔融硫化亞銅會發生上述的氧化。

Cu2O與沒氧化的Cu2S反應生成Cu單質[6]

Cu2S + 2Cu2O → 6Cu + SO2

結構

Cu2S以兩種形式存在。其中一種低溫單斜形的結構複雜,稱為低輝銅礦,在一個晶格中有96個銅原子[7],有著六邊形結構,熱穩定性較強,在140℃以上才會被氧化[8]。在這種結構中,有24個晶體學上單獨的銅原子,而且這種結構近似一個被銅原子和硫原子緊緊擠滿的六邊形結構。這種結構起初被指定為斜方晶系,因為其有成對的晶體。

硫化亞銅的另一種形式是一種非整比化合物:Cu1.96S(範圍在 Cu1.934S至Cu1.965S之間),為248個銅原子和128硫原子在一個晶格中組成單斜結構[7],如藍輝銅礦英語DjurleiteCu31S16。Cu2S和Cu1.96S在外觀上十分相似,以致很難分清彼此[9]

參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