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查汗
1925年至1941年的伊朗君主(1878年—194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查沙阿·巴勒維(波斯語:رضا شاه پهلوی;1878年3月16日—1944年7月26日),又稱李查汗,伊朗沙阿(國王),巴勒維王朝及伊朗王國的締造者。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11月16日) |
Remove ads
生平
李查·巴勒維1878年生於伊朗山區的一戶貧苦人家,是出生在馬贊德蘭的混血兒,並有喬治亞人血統。16歲時參加了波斯哥薩克騎兵旅,並逐漸在軍隊中升職。
1921年2月21日,當時身為波斯哥薩克騎兵旅指揮官李查沙赫·巴勒維與政治家賽義德·焦爾丁·塔巴塔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當時的卡扎爾王朝沙阿艾哈邁德。李查汗從加茲溫進軍德黑蘭,而塔巴塔巴則四處奔走進行政治宣傳,鼓勵政府官員與其合作,最終不流血革命成功。李查汗成為伊朗國家的實際掌權者,自任國防大臣兼武裝部隊總司令,而塔巴塔巴則擔任內閣首相。李查汗在這場不流血的政變裡僅動用了3000人及18支機關槍。其後,李查汗通過軍旅擢升至指揮官,更得以控制波斯。他首先收回了英波協定,由於伊朗人民並不歡迎英波協定,此舉展示了李查汗的外交手腕。他在1921年簽訂伊蘇友好協定,協定將以往兩國之間簽訂的條約取消,並賦予波斯全面而平等的裏海航運權。
在被剝奪了所有權力後,艾哈邁德沙·卡扎爾在1923年10月26日離開伊朗,他不再關心國家事務,加上健康轉差,促使了他開始了「歐洲之旅」。1925年10月31日,艾哈邁德沙·卡扎爾被正式罷免,議會宣佈李查汗成為沙阿,建立了巴勒維王朝。起初,李查汗計劃宣布伊朗成為共和國,就像與他同時代的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在土耳其所做的那樣;但面對英國和教士的反對,李查汗放棄了這個想法。[1]
李查汗成為沙阿後,對伊朗進行一連串現代化改革,包括興建現代化設施,如伊朗縱貫鐵路、德黑蘭大學等。同時革除舊有風俗,禁止婦女戴面紗和頭巾[2]。李查汗政府也實施了廣泛的波斯化政策,以創建一個單一、統一且大體上同質化的國家,這類似於凱末爾於鄂圖曼帝國垮台之後,在土耳其實施的突厥化政策[3][4]。李查汗亦對國會進行改革,大力加強中央集權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伊朗宣佈中立,不肯支援英國及蘇聯等同盟國,又不肯與納粹德國斷交,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結果英蘇入侵伊朗逼迫下,李查汗於1941年9月16日退位,王位內禪長子穆罕默德·李查·巴勒維,流亡海外,1944年於南非病逝。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