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建臨時省議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建臨時省議會中華民國福建省歷史上的一個臨時立法機關,前身是福建諮議局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京成立後,指令各省都督將諮議局改組為臨時省議會。根據福建都督公布的《福建臨時省議會法》規定,臨時省議會為監督本省地方官廳、議決法律的機關。議員的當選資格較為嚴格,須具備以下3個條件:一是年齡須在20歲以上;二是財產資格要求擁有5000元以上資產;三是教育程度須受過中學以上教育。議員總名額為101人,其中府、廳、州代表96人,海外僑領5人。

1912年5月31日,福建臨時省議會舉行第一次會議,設正副議長3人,常駐議員17人。宋淵源當選為議長,劉映奎、曹振懋當選為副議長,程樹德當選為秘書長。

福建臨時省議會存在期間,選舉林翰劉崇佑李兆年周翰連賢基5人,作為福建省代表出席北京臨時參議院;制定《福建暫行府縣自治制並選舉章程》和《福建暫行市鄉自治制並選舉章程》;先後議決議案60件。

1913年3月,福建省議會成立,取代福建臨時省議會[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