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建人民出版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建人民出版社(英文:Fuji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全稱福建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1951年7月1日成立[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建省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圖書出版社。為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的屬下圖書出版社之一。
Remove ads
歷史
1951年初,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根據會議精神,決定以福建省新華書店出版科為基礎,由出版科長王春生負責籌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1951年7月1日,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成立,屬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領導,社址在福州市東大路鐵門檻1號,首任社長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宣傳處長高明軒兼任。初創時內設圖書、《福建宣傳員》、《福建畫報》三個編輯組和出版組,人員6人。[1]其出版的第一本書為陳伯達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的結合》。
1954年初,福建人民出版社成立編輯部,王春生任編輯部主任,張子固為副主任,下設政治理論、文教科技、文藝、畫報、《福建宣傳員》、《福建教育》等編輯組,另設辦公室和經理部,人員增至30多人,其中編輯人員14人。[1]
1958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決定,以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省新華書店和福建省文化局新聞出版科為主體,成立福建省新聞出版局,統一領導圖書編輯、印刷、發行工作。[1]
1961年10月,福建省新聞出版局撤銷,福建人民出版社歸福建省文化局領導。[1]
1964年8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升格為正廳級單位,歸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領導。[1]
文化大革命初期,福建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工作基本處於停頓狀態。
1971年10月,福建省革命委員會政治部成立出版事業組,郝世文任組長。[1]同時恢復以福建人民出版社名義出書。
1973年5月,福建省革命委員會政治部出版事業組改稱福建省革命委員會出版事業局,下轄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省新華書店和福建新華印刷廠。[1]
1975年10月,福建省出版事業管理局成立,與福建人民出版社合署辦公,一套班子兩塊牌子。[1]
1983年3月,福建省出版事業管理局撤銷,福建人民出版社統轄編、印、發三家,並代行原出版局出版管理職權。[1]
1985年10月,福建人民出版社改稱為福建省出版總社。[1]
從1979年至1985年,根據專業分工的原則,以原福建人民出版社有關編輯室為基礎,相繼成立了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鷺江出版社、福建美術出版社,其他各人文社科編輯室則歸入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7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八個編輯室及福建古籍出版社編制析出,正式與福建省出版總社分離(編制未落實,福建古籍出版社編制納入福建人民出版社)[1],成為福建省出版總社下屬經濟獨立核算、以出版哲學社會科學圖書為主的綜合性出版社。
1997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搬入新建的福建出版中心大樓。
2009年12月30日,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在福州成立,福建人民出版社成為其下屬單位,同時實現轉企改制。福建人民出版社改制後的名稱為「福建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對外仍稱「福建人民出版社」。
Remove ads
現狀
現在,福建人民出版社是以出版社會科學讀物為主的綜合性出版社,出版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古籍、外語、辭書、旅遊等類圖書。擁有政治理論、經濟、文化教育、外語、文史、古籍、項目研發中心、八閩文庫、閩文化全媒體中心等9個圖書編輯室和審讀室、美術編輯室、網絡信息室,另有辦公室、總編室、財務部、校對科、出版經營部、發行部等6個職能部門。[2]
現任社長為房向東,總編輯為劉亞忠。
榮譽
獲獎時間 | 獎 項 名 稱 | 授獎機構 |
1995年 | 全國良好出版社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 |
1997年 | 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新聞出版署 |
1998年 | 全國良好出版社 | 新聞出版署 |
2000年 | 全國良好出版社 | 人事部、新聞出版總署 |
2006年 | 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 | 新聞出版署 |
2008年 | 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 新聞出版署 |
2010年 | 首屆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文明單位 | 新聞出版署 |
2012年 | 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出版總署 |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