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科威特共和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科威特共和國(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 الكويت,羅馬化:Jumhūrīya al-Kuwayt)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後建立的自稱共和國體制的短命政權。在入侵期間,伊拉克革命指導委員會宣稱已派遣軍隊進入科威特,以協助「科威特革命者」的一次內部政變。[1]8月4日,伊拉克當局扶植「自由科威特臨時政府」,指定9名據稱是科威特軍官的人(4名上校和5名少校)組成領導班子,由阿拉·海珊·阿里擔任總理、總司令、國防部長兼內政部長[2]。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新政權廢黜了已逃亡到沙烏地阿拉伯建立流亡政府的埃米爾賈比爾·艾哈邁德·薩巴赫,[3]並指控王室家族執行「反人民」、「反民主」、「親帝國主義」及「錫安主義」的政策,且「侵占國家資源來達到個人富裕的目的」。據說一隻本地的人民軍正式宣布自伊拉克軍隊手裡接管了政權,宣稱有100,000名志願者。[4]公民權被授予來自外國的為君主國效力的非科威特阿拉伯人。[5]該政權的官方報紙為「Al-Nida」,[6]意思是「應召之日」,創辦於8月2日,以紀念伊拉克協助科威特推翻君主制。[7]之後,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在科威特南部設立科威特省,將科威特北部劃入巴斯拉省,設立薩達米亞特阿勒米特拉區。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