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稀樹草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稀树草鹀
Remove ads

稀樹草鵐(學名:Passerculus sandwichensis),又稱薩凡納雀,是雀形目雀鵐科的一種鳥類。這個物種的形態相當多樣化,一共有十七種亞種,分成三大形態類別:稀樹草鵐型(如東部亞種、阿留申亞種)、伊普斯威奇型和大嘴草鵐型(聖貝尼托亞種)。[2]

快速預覽 稀樹草鵐,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種名sandwichensis源自拉丁文,是指烏納拉斯卡灣英語Unalaska Bay阿留申群島的地名三明治,亦是源從本種第一個亞種阿留申亞種(P. s. sandwichensis),亞種名為地名所在處發現的地方,俗名是紀念亞力山大·威爾森英語Alexander Wilson (ornithologist),1811年他在喬治亞州薩凡納發現了該物種。[3]

Remove ads

分類學

稀樹草鵐於1789年由德國自然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訂擴展版的卡爾·林奈自然系統》中正式描述。他將其歸類於鵐科屬下的鵐屬Emberiza),並創造了二名法名稱Emberiza sandwichensis[4] 格梅林的描述基於由約翰·拉森於1783年描述的「三明治鵐」Sandwich bunting,以及托馬斯·彭南特於1785年描述的「烏納拉斯加鵐」。[5][6] 拉森和彭南特都曾經見過由自然學家約瑟夫·班克斯擁有的一個標本,該標本是在1778年5月由詹姆斯·庫克第三次航行期間於阿拉斯加南部的三明治海灣採集的。[7] 雖然該標本並未保存下來,[8] 但由藝術家兼自然學家威廉·艾利斯在航行期間繪製的彩色圖像目前保存在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9][10]

稀樹草鵐目前是唯一被歸入草鵐屬Passerculus)的物種,該屬於1838年由法國自然學家夏爾·呂西安·波拿巴創立。[11][12] 英文名稱「Savannah sparrow」(稀樹草鵐)於1811年由蘇格蘭裔美國鳥類學家亞歷山大·威爾遜首次提出,他在其著作《美國鳥類學;或美國鳥類的自然史》(American Ornithology; or,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Birds of the United States)的第三卷中引入了這個名稱。威爾遜首次在喬治亞州薩凡納海岸附近看到該物種。[13][14]

2005年一項比較粒線體DNA序列的研究發現,之前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有效物種的伊普斯威奇麻雀(Passerculus princeps)實際上是一個標誌明顯的亞種,而西南部的大嘴麻雀(Passerculus rostratus)則更為獨特。[15]

目前已確認的17個亞種(包括大嘴麻雀)中,許多僅來自於越冬鳥類,並且大多數變異似乎是地域漸變的。四個額外的亞種不再被廣泛接受。該複合體通常被劃分為幾個群體:[12][16]

Remove ads

亞種

根據近期研究顯示有三種亞種可分為獨立物種,牠們是大嘴草鵐P. s. rostratus)、貝氏草鵐P. s. guttatus)、聖貝尼托草鵐P. s. sanctorum)。[18]

中國青海省日本韓國俄羅斯弗蘭格爾島楚科奇半島亦有該物種記錄,但所屬亞種尚有爭議,可能是P. s. anthinusP. s. sandwichensis[19]

Remove ads

分布

稀樹草鵐分布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中部、美國太平洋的沿岸、墨西哥瓜地馬拉,牠們在棲息地裡繁殖。太平洋和墨西哥的族群為留鳥,其餘族群會在冬天遷徒至美國南部、加勒比海,最南端可到南美洲北部的國家,在西歐是罕見迷鳥[20]

特徵

稀樹草鵐體重約19.97克,翼長約72.8毫米,嘴峰長約12.8毫米,喙寬度約4.1毫米,喙厚度約5.4毫米,跗蹠長約20.7毫米,尾長約51.2毫米,其棲息地主要在開放的草原環境裡。牠們會在地面或低矮的灌木叢裡覓食,稀樹草鵐是候鳥,冬季時牠們較常出現在位於草原旱地的放牧地,並會在冬季時聚集成群,食性為雜食性,主要以種子為食,繁殖期時會吃昆蟲。[21]繁殖期時通常成對或家庭群體的形式出現,成群飛行時會呼叫細短的嘻聲歌聲混合了唧唧聲和顫聲。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