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穆赫塔爾·盧比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穆赫塔爾·盧比斯
Remove ads

穆赫塔爾·盧比斯印尼語Mochtar Lubis[moxˈtar luˈbɪs],1922年3月7日—2004年7月2日[1])是一位印尼記者和作家,亦是《大印度尼西亞報英語Indonesia Raya (newspaper)》的創辦人。著有印尼首部被譯成英文的長篇小說《雅加達的黃昏英語Senja di Jakarta》。他是印尼建國領袖及首任印尼總統蘇卡諾的反對者,並因此被監禁。[2] 他被描述為一位「在文藝復興時期中出類拔萃的男人」。

快速預覽 穆赫塔爾·盧比斯Mochtar Lubis,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盧比斯於1922年3月7日在印尼西蘇門答臘省巴東出生,其父親為拉亞·班達博丹·盧比斯(Raja Pandapotan Lubis)一名高級公務員。[3]他是家中12個孩子中的第六個。[4]

早於兒童時期,盧比斯已經開始寫作。他寫的兒童文學故事獲報紙刊登。[3]當他還是一個青少年時,他經常長途跋涉進入蘇門答臘的叢林探險,並在後來寫了關於叢林探險的文章。[5]

從高中畢業後,盧比斯便於北蘇門答臘省尼亞斯島擔任教師。然而,他於一年後離開了尼亞斯島,並到達雅加達擔任銀行職員。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於1942年佔領印尼後,盧比斯開始為日本人工作。其工作主要是為日軍翻譯國際新聞。[3]

於1945年,印尼獨立。之後,盧比斯加入了印尼新聞社安塔拉英語Antara (news agency),並擔任記者。[6]於1947年,他為安塔拉報道了亞洲關係會議。同時,他亦寫了小說《路無盡頭》(Jalan Tak Ada Ujung),並加入了印尼視覺藝術家協會[3]

於1949年,盧比斯創辦了日報《大印度尼西亞報》,並成為日報的主編。他在《大印度尼西亞報》上多番批評印尼總統蘇卡諾,並因此被被囚禁了無數次。其中最長的一次是被囚禁於東爪哇省茉莉芬,由1957年至1966年。[6]

於1975年2月4日,日本總理田中角榮到訪印尼,並因此引起暴動。盧比斯被指與暴動有關,並因此被逮捕。[7]《大印度尼西亞報》亦在報道政府腐敗後被關閉。[6]盧比斯在沒有得到審訊的情況下被監禁了2個月,並於1975年4月14日獲釋。他在獲釋後指出,其他囚犯亦在沒有得到審訊的情況下被監禁了好幾年,如印尼空軍長官奧馬爾·達尼英語Omar Dani[7]

除了《大印度尼西亞報》,盧比斯還創立了不少雜誌和基金會,其中包括於1970的印尼火炬基金會[3]、雜誌《地平線》和印尼綠色基金會。[4]盧比斯也經常直言不諱地談及印尼新聞自由的急切需求。[6]並贏得了「坦誠」的聲譽。[3]於2000年,他獲國際新聞學會英語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列為過去50年的50位世界新聞自由英雄之一。[8]

盧比斯在晚年患了阿茲海默病,並於2004年7月2日病逝,終年82歲。[9]他的遺體被葬於妻子旁邊。[7]有數百人參加了他的葬禮,其中包括記者和作家。[9]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洛佩茲的妻子是西蒂·哈麗瑪。哈麗瑪死於2001年。他們二人共育有3個子,以及8個孫子。在妻子死後,盧比斯指出自己不會再愛任何女性。[4]

洛佩茲非常喜歡瑜伽[4],並在監禁期間經常練習。[9]

獎項

於1958年,盧比斯與羅伯特·迪克獲頒拉蒙·麥格塞塞獎。拉蒙·麥格塞塞獎是一項每年頒發給亞洲有傑出成就的人士或組織的獎項。[10]

於1967年,盧比斯獲頒自由新聞金筆獎。自由新聞金筆獎旨在表彰「以文字或行動的方式捍衛和促進新聞自由的個人、團體或機構」。[11]

作品

長篇小說

更多資訊 年份, 標題 ...

短篇小說集

更多資訊 年份, 標題 ...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