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窄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窄門
Remove ads

《窄門》(法語:La Porte Étroite,1909年)是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的一部著作。

文學
Thumb
文學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出版社文學期刊
文學獎
作家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快速預覽 窄門, 原名 ...

書名

書名《窄門》取自於《馬太福音》第七章第十三、十四節:

內容

故事設定在法國北部海岸的一個城鎮。10-11歲的傑羅姆和表姐阿麗莎對彼此永恆的感情作出一個隱含的承諾。然而,由於她母親的不忠和強烈的宗教情結的影響,阿麗莎逐漸發展到拒絕人類之愛的地步。然而,和傑羅姆討論知識時,她很快樂,並讓他持續著對她的感情。傑羅姆從而未能認識到阿麗莎的妹妹朱麗葉對他真正的愛情,而朱麗葉最終和別人結下了不太圓滿的婚姻。傑羅姆認為,他對阿麗莎有一個婚姻的承諾,但她受到宗教的更大影響,拒絕了傑羅姆並拒絕見他。最終,她離家出走,因一種無名的疾病而死,而這死亡幾乎是自己強加的。

自我評價

紀德在完成《窄門》之後的幾天,在他的日記中曾寫到說,他刮掉了他所有鬍子,彷彿卸除了所有責任的重量,渴望著一種全新的生活。在《窄門》完成的同時,紀德曾說過,希望人們可以從美學的觀點去評斷他的書。對作品要求極端嚴厲的紀德,儘管宣稱他已經將所有他最好的部分放到書中,他卻還是發現到《窄門》裡頭某些部份的不完美。他認為自己在這本書中對話的描寫方面,阿麗莎的書信以及日記是他認為比較成功的部份。

創作背景

《窄門》的寫作時間為20世紀初,正值紀德的創作成熟期。小說大量汲取作者個人經歷,特別是與表姐、後來的妻子以瑪紐愛爾之間複雜的感情關係。由於《窄門》裡頭所描寫某些部分相當接近於他和他的表姐,也就是他的妻子以瑪紐愛爾之間的相處,某些人認為正是紀德對以瑪紐愛爾的感情誕生了《窄門》這本書。而紀德本人也曾在日記中坦言[1],小說的情感基調部分取材於他現實生活中的倫理掙扎與宗教衝突。

文體與結構

《窄門》採用第一人稱倒敘手法,通過傑羅姆的回憶與阿麗莎的書信交織而成。信件與日記部分文字情感細膩、富有節制,被認為是紀德最具詩意的文體嘗試之一。整部小說語言克制,充滿象徵意味,是紀德對「內在戲劇」的一次重要文學實驗。

影響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