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章懿李皇后
宋真宗妃嬪,宋仁宗生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章懿皇后(987年—1032年),李氏,杭州人,宋真宗妃嬪,宋仁宗趙禎生母,即世所周知的李宸妃。祖父李延嗣,仕錢氏,為金華縣主簿;父李仁德為左班殿直,母董氏[1]。
生平
李氏在父親過世、繼母攜子改嫁後,削髮為尼,後來劉氏在寺中發現她美貌出眾,便帶著李氏入宮。[來源請求]初入宮時,李氏為劉美人的侍兒。宋真宗任命李氏為司寢。當時,真宗寵愛劉氏,想立為后,奈何劉氏家世並不顯赫,又無子嗣,群臣不服。正苦惱的時候,李氏夢到仙人降生為己子。真宗與劉氏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辦法。逐讓李氏侍寢,[來源請求]李氏懷孕後,隨真宗臨砌台,鬢上玉釵不慎墜落。真宗心中暗暗祈禱:如果玉釵完好無損,必為男孩。侍從拾起釵,果然完好無損。真宗甚喜。李氏在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生下皇子,真宗對外聲稱是劉氏所生,取名趙受益(後來的宋仁宗趙禎),封為德妃,而李氏只封為崇陽縣君。後來李氏又生下女兒,九年(1016年)二月,晉封為五品才人,不久此女夭折。與真宗長女惠國公主是否是同一人,無從考證[a]。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劉氏被冊立為皇后。天禧二年(1018年)二月,進封從一品婉儀,地位高於宰相孫女沈氏(時為婕妤)和名將之女曹氏(時為充媛)及節度使之女戴氏(時為修儀),僅次於楊淑妃。丈夫逝世,兒子宋仁宗即位後,劉皇后被尊為皇太后。乾興元年(1022年)四月,進順容,遷往真宗永定陵守陵。劉太后又命劉美、張懷德訪其親屬,其弟李用和居京城以鑿紙錢為業,補三班奉職,累遷至右侍禁、閤門邸侯。仁宗雖為其子,然而真宗將之歸於劉氏名下,並與楊淑妃一同視養。李氏也毫無怨言,終其一生,未以天子之母而自傲。
天聖十年(1032年)三月,進封宸妃。是月四日,李氏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三代獲得了追贈[1]。明道元年(1032年)十二月,病重,遣太醫視望,二十六日,崩,年四十六。起初,劉太后只想以普通宮人的身份殮葬了事,然而聽了吏部尚書、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呂夷簡的勸說,以一品禮儀給李妃在皇儀殿治喪,並給李妃穿上皇太后冠服下葬[2]。三月,葬於洪福禪院西北隅,命翰林學士馮元攝鴻臚卿、入內內侍省押班盧守懃、上御藥張懷德監護葬事,命三司使、兵部侍郎晏殊撰墓誌銘。是月,弟李用和特遷禮賓副使。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二十九日,劉太后病逝,燕王趙元儼告訴宋仁宗:「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於非命。」宋仁宗為母親守喪哀傷過度疲勞過度,多日沒有上朝,下哀痛的詔書自責。四月,尊為皇太后,諡號莊懿(履正志和曰莊,溫柔聖善曰懿)。宋仁宗又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換棺材的時候親自哭著看了母親的儀容,李宸妃的容貌仿佛生前,帽子和衣服和皇太后一樣,屍體用水銀保養,所以沒有朽壞。宋仁宗感嘆地說:「人言怎麼可以信!」劉家尊封更勝往昔。十月,陪葬永定陵,靈位奉祀於奉慈廟。又於景靈宮建神御殿,殿稱廣孝。慶曆四年(1044年)十一月,仁宗改生母李氏諡為章懿皇后,與劉太后一同升祔太廟。封李用和為彰信軍節度使,寵賚甚渥。仁宗既而追念不已,顧無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李用和之子。
Remove ads
家族
- 曾祖:李應已,初贈光祿寺少卿、累贈太傅
- 曾祖母:沈氏,初贈吳興縣太君、追封英國蔡國太夫人
- 祖:李延嗣,金華主簿,初贈光祿寺少卿、累贈太師
- 祖母:汪氏,初贈新安縣太君、追封江國徐國太夫人
- 父:李仁德,終官左班殿直、初贈崇州防禦使、累贈泰寧軍節度使、中書令兼尚書令、太師、開府儀同三司、累追封越國公、秦國公、漢東郡王、京兆郡王
- 母:董氏,初贈高平郡太君、追封越國陳國太夫人
- 弟:李用和,終官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侍中、檢校太傅、光祿大夫、上柱國、景靈宮使、贈太師、中書令、追封隴西郡王
- 侄:李璋,終官振武軍節度使、謚號良惠
- 侄:李珣,官至泰寧軍節度觀察留後、提舉醴泉觀
- 侄:李琚
- 侄:李琦
- 侄:李瑊,終官宮苑使、贈金吾衛大將軍
- 侄孫:李儼,終官朝奉大夫
- 侄曾孫:李□
- 侄玄孫:法一
- 侄曾孫:李□
- 侄孫:李儼,終官朝奉大夫
- 侄:李瑋,終官建武軍節度使
- 侄:李球
- 侄:李瑛,終官東頭供奉官、贈如京使、榮州刺史
- 侄:李□
- 姪女:李氏,秀榮縣君,適右監門衛大將軍趙仲炎
Remove ads
民間傳說
宋仁宗歸於劉太后名下之事,是民間傳說《貍貓換太子》的原型。故事講述李宸妃與劉德妃同時懷孕,劉德妃生下一女並夭折,劉德妃就在李宸妃產下皇子時,命後宮總管太監郭槐以貍貓與皇子調包,指稱李宸妃生下妖孽,但真宗皇帝不忍賜死李宸妃,將其打入冷宮;劉德妃一不做二不休,企圖火焚冷宮將其燒死,但李宸妃暗中被人救出宮去,倖免於難,流落民間。被調包的皇子原本欲投入御河裡溺死,後也被義人暗中送出宮入八賢王趙德芳府託孤,八賢王給他取名叫趙受益。皇帝無子嗣,無巧不成書選了受益入宮過繼,受益四歲時以八賢王嗣子身份入宮歸於劉德妃名下,立為太子,改名趙禎,劉德妃亦順勢冊封為皇后,殊不知太子趙禎即為當年自己主謀狸貓調包的皇子,相安無事當母子二十年。真宗皇帝去世,太子趙禎即位,是為仁宗,劉後為太后。流落民間的李宸妃得知自己的親生皇子當了皇帝,又有譽為「青天」的包拯(包青天)職掌開封府,遂以民婦身份向其申冤,當時大家只視其為瘋婦,置之不理,後包拯發覺事有蹊蹺,她又有御賜金丸可證明其確實為宸妃身份,最後終於由包拯洗刷了這二十年欺君害主的奇冤,皇帝接生母回宮,並重新封李宸妃為皇太后,原劉太后綾絹賜死,總管太監郭槐虎頭鍘下斬首示眾。李太后怒斥仁宗不孝,命包拯杖責之。包拯不敢以臣打君,但也不能違抗懿旨,遂讓仁宗脫下龍袍,權代真龍天子挨打。
影視形象
Remove ads
神格化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 《宋史 卷二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
備註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