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一維也納樂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一維也納樂派又稱「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維也納古典樂派」、「維也納古典音樂」,通常指18世紀晚期在維也納的三位古典主義古典音樂作曲家: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約瑟夫·海頓、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此外法蘭茲·舒伯特有時也被歸類於此。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8月13日) |
在德語系國家,「維也納古典樂派」(Wiener Klassik)及字面的「維也納古典時期」經常概括指稱古典主義音樂整體,作為區分其他被通俗稱為古典樂的巴洛克音樂、浪漫主義音樂。
1834年,奧地利音樂學者拉斐爾·喬格·傑塞維特(Raphael Georg Kiesewetter)首次使用了「維也納樂派」(Wiener Schule)一詞,他只將海頓、莫札特計入此樂派中,此後其他學者如法炮製,最終將貝多芬也加入學派成員。而為了避免與第二維也納樂派混淆,定名為「第一」樂派。
![]() | 這是一篇古典音樂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