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二次高麗契丹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二次高麗契丹戰爭,發生在11世紀遼朝(契丹)和高麗之間的衝突,戰場在今中國和朝鮮邊境。高麗契丹戰爭一共三次,第一次在993年,本次在1010年,第三次在1018年。
997年,高麗第六代國王成宗去世,遼朝冊封他的繼任者王誦為國王(高麗穆宗,997年-1009年在位)[6]1009年,穆宗被將軍康兆殺害[7]。以此為藉口,遼國次年出兵高麗[8]。遼國初戰失利,但贏得了第二場戰役獲勝,康兆被俘殺[5]。遼國大軍占領並燒毀了高麗國都開城[1][9][10]但是高麗第六代國王顯宗已經逃到羅州[2]。之後高麗答應與遼朝重申朝貢關係,遼朝撤出開城。[3]遼軍無法立足,避免和重新集結的高麗軍衝突,遼朝部隊撤退。[4]高麗顯宗求和,但是遼聖宗要求他親自來朝拜,並且割讓重要的邊境地區。高麗朝廷拒絕了這一要求,導致兩國十年之間依然保持敵意,雙方加強邊境的戰備。[4][11]遼朝在1015年、1016年、1017年先後攻打高麗,但結果史書記載不清。[12]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