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12號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降A大調第12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6,是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於1800-01年間創作及完成,本曲與他的第1號交響曲為同期作品。作品題獻予他其中一位贊助人利赫諾夫斯基王子。原稿及首版樂譜上均標示為「大奏鳴曲」(Grande Sonata)。
全曲的演奏時間約為20-22分鐘。
樂曲結構
本奏鳴曲共有四個樂章,分別是:
樂曲分析
本奏鳴曲最為人認識的是第三樂章的「葬禮進行曲」,與他後來創作的第3號交響曲有相當大的連繫性。其中附點節奏更是兩曲中共同出現的節奏,旋律結構有相近的地方:同埋採用三段體,中段採用同名大調等,然而本曲的長度遠比《第3號交響曲》為短。也因為此,後人把本奏鳴曲直接稱為「葬禮」或「葬禮進行曲」的暱稱,但這並非貝多芬的意思。此外,此樂章亦用於貝多芬的葬禮上,由他的助手塞費德把它改編予長號四重奏及男聲合唱團[1][2],因當時還採用了貝多芬的另一首長號四重奏作品《三首平均曲》。
本奏鳴曲是少有地沒有一個樂章依從奏鳴曲式格式寫成。另外,這也是貝多芬的四樂章鋼琴奏鳴曲中,首次把第二、第三樂章(慢板、諧謔曲)的次序倒調—雖然在後期的第28號及第29號也出現這樣的情況。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