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24號交響曲 (海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D大調第24號交響曲,作品號Hob.I:24,由約瑟夫·海頓完成於1764年,屬於海頓筆下「狂飆突進」時期的作品。此曲的創新之處甚多,足以顯示年屆而立的海頓在既有規範下,尋求突破的企圖心[1]。
背景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分析
該作品配器有:長笛、兩個雙簧管、低音管、兩個圓號,和提琴,以及數字低音的鍵盤樂器[2] 。作品有四個樂章:
一般所需的演奏時間約是20分鐘。
- 第一樂章
此樂章以強烈且富於戲劇性的對比(少有漸強、漸弱),以及風格激動的發展部樂段為其特色,在海頓的早期交響曲中具有代表性[3][4]。其中,始於第44小節的模進段落大量地使用半音,並達十六個小節之長(在當時相當少見),帶來強烈的不確定感受。再者,海頓在連續的 ff 之後,令再現部以 p 進入,此一驚喜手法是早期海頓作品的特例之一[3]。
- 第二樂章
音樂學學者H·C·羅賓斯·蘭登主張,第二樂章極有可能來自於一首現已失散的D大調長笛協奏曲的慢板樂章,該樂章列在海頓的草稿目錄(Entwurfkatalog)中[a]。儘管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第二樂章體現了海頓協奏曲慢樂章抒情、不拘泥的特點。最明顯的是,第二樂章省略了小迴旋(ritornello)式的開頭,並在樂章結束時帶有一個明顯的華彩點[b][5] 。
- 第三樂章
此樂章雖有小步舞曲之名,實際的音樂內容卻不屬於宮廷風格,而是更近似於節奏感強烈的蘭德勒(Ländler)鄉間舞曲。長笛在樂章中段代替雙簧管出場,則是海頓筆下又一次的配器實驗。
- 第四樂章
在此,海頓所使用的動機可見於他的第13號交響曲,以及莫扎特的第41號交響曲。雙簧管在第四樂章重返,為配器特色再添一筆。
Remove ads
商業錄音
![]() |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