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33號交響曲 (莫扎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B大調第33號交響曲,目錄第319號,是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的交響曲作品之一,寫於1779年7月9日。[1]

作品手稿現存波蘭克拉科夫亞捷隆大學圖書館英語Jagiellonian Library[1]

背景

K. 319交響曲是1779年莫扎特自巴黎返回薩爾茨堡後的第二首交響曲作品。[註 1]J·P·Larsen稱此曲為「回歸奧地利室內交響曲的傳統」,即使如此,本曲仍具有明顯的巴黎風格。[2]原先為三樂章體裁,舞曲樂章可能是為1782年在維也納的演出而另行添加的。[2][3]

首演

出版

Artaria,於維也納,1785年

分析

配器

本曲的配器是莫扎特最後10首交響曲作品中最迷你者: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0 2 0 2—2 0 0 0—str"。[4]

結構

  1. 甚快板(Allegro assai),3/4
    拍子,奏鳴曲式
  2. E大調,舒適的行板(Andante moderato),2/4
    拍子,奏鳴曲式
  3. 梅呂哀舞曲(Menuetto),3/4
    拍子,三段體
  4. 終曲,甚快板(Finale: Allegro assai),2/4
    拍子,奏鳴曲式
第一樂章
Thumb
第二樂章

曲式特點上,第二樂章雖為奏鳴曲式,再現部的第一、第二主題卻與一般的次序相反。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評價

  • H·阿伯特:「本曲表現了在薩爾斯堡的奴隸性束縛中,快樂時光的體驗」。[2]
  • 桑佛亞認為此曲給人以「美麗而喜悅的夏天之畫」的印象,評為「莫扎特的田園交響曲」。[2]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