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37屆金馬獎
2000年臺灣電影評選的頒獎典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37屆金馬獎,2000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頒獎典禮於2000年12月2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由MUCH TV全程直播[1]。
簡介
本屆最佳影片由《臥虎藏龍》獲得,此片為李安榮獲四項奧斯卡金像獎、兩項金球獎的作品。最佳導演由執導《鎗火》之杜琪峯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則由《花樣年華》的張曼玉四度封后,金馬獲獎紀錄至今尚無人能破。最佳男配角獎得主張嘉年(太保)則是長期在香港發展的臺灣演員。《運轉手之戀》在眾多港陸片夾擊下獲本屆評審團大獎。
評選過程
最佳影片部分評審最初是要定義最佳影片的定義,不過後來又再次陷入看不懂《花樣年華》的膠著中。大部分評審認為《臥虎藏龍》單項表現或許與其他影片相較各有輸贏。 但也有人認為王家衛在《花樣年華》中突破了以往的格局,以前的片不賣錢卻被捧上天,這部片其實說的更清楚,賣的也最好,藝術成就又受到肯定,但大家反而爭論說「看不懂」。有趣的是,支持《槍火》杜琪峯的評審在最佳影片部分反而分別投向《臥》的商業派及《花》的藝術派。經過冗長的討論,已經得到5項大獎的《臥虎藏龍》終於因「以西方技術包裝,表現武俠新格局,各項環節整合完整,大家都看得懂」奪得最佳影片寶座。
最佳導演一開始焦點集中在李安及王家衛身上,支持李安的評審認為他巧妙平衡電影的藝術與商業性,拍出一部「好看」的電影;不過也有評審認為李安的格局雖大,以現代手法重新包裝武俠劇,卻無法清楚知道他究竟要傳遞什麼訊息,也有人認為他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有一段時間評審陷在《花樣年華》的「結尾令人看不懂」,「去吳哥窟、放戴高樂影片片段是敗筆」的爭論中,似乎大家都同意沒有人《花》看第一遍就看得懂。忽然有人為《槍火》的杜琪峯拉票,認為他在簡單的格局中導出每個角色的個性,而且全片流暢絕無冷場。於是少數喜愛《槍火》的評審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於是杜琪峯就由第一輪的2票晉升到第二輪的6票再到第三輪的7票,順利以《槍火》奪下最佳導演。
抱著鼓勵新人的態度,女主角入圍投票時一舉勝出的章子怡得到許多評審的支持,在近20分鐘的討論中,大家一致認為劇本角色討喜的章子怡擁有明星特質,實力也不容忽視。不過楊紫瓊的支持者也全力為她在《臥》中不標準的國語辯護,認為「語言是導演的安排,不應作為扣分標準」,而且她在戲份較弱的安排下還能演出「刻意壓抑的細膩內心戲」,難能可貴,也有評審提出「實力好就要鼓勵,但不能忽略老人」的拉票策略。 就在章楊一片廝殺聲中,忽然有人指出張曼玉在沒有劇本的限制下,還能準確拿捏怨婦的內心起伏,「要在內斂的表演中收放自然是很難的」,「其實比男主角演的還好」。就這樣,第二輪投票時楊紫瓊以3票出局,留4票的章子怡及5票的張曼玉競爭,第三輪時章子怡還是和前兩輪一樣拿到4票,但獎勵實力老演員的另外8人全力為張曼玉護盤,果然達成王家衛的願望,讓張曼玉拿到第4座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男主角 吳鎮宇第一輪與梁朝偉同票,但評審一致認為吳鎮宇的表現「讓人眼睛一亮」以「十分有質感的演出」擊敗「每部戲都有水準」的梁朝偉。 。 最佳男配角是所有演員獎項中評審唯一有共識的部分,太保輕易以「自然、把整個戲帶起來卻不搶戲」的稱職表現得獎。但相反的,趙美齡卻是因「戲份幾乎像女主角一樣」、將「強悍及挫折的多層次轉折表現的恰到好處」,而在第二輪以11票打敗蕭淑慎及程秀瑛。
最佳新演員第一輪投票時,《無人駕駛》的譚潔雯其實得到6票,但評審討論時火力卻集中在第二名《沙河悲歌》的黃耀農身上。第二輪投票時被認為「自然」的譚潔雯因為「演她自己很容易」僅得3票意外出局,剩黃耀農及《細路祥 (1999年電影)|細路祥》的姚月明未過半數捉對廝殺。直到第三輪投票時,被認為「敢在大家面前尿尿、把馬子的演出細膩,是天生的演員」的姚月明才以7票辛苦過關。
Remove ads
入圍暨得獎名單
- 壹、影片獎項
- 貳、個人獎項
- 叄、非正式競賽
多項提名及得獎
下列13部電影獲得多項提名。
其中5部電影獲得多項獎項(僅計入正式競賽獎項)。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