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51高地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51高地师
Remove ads

第51高地師英國陸軍的一個步兵,於1915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國西線作戰。該師於1908年作為預備役部隊組建,從1915年開始。該師的標誌是一個紅色圓圈內的風格化「HD」。

快速預覽 第51高地步兵師 第51/52蘇格蘭師, 存在時期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師更名為第51(高地)步兵師,並作為預備役部隊參戰。 1940年6月,第51(高地)步兵師隸屬於法國第10集團軍,在從索姆河撤退後,該師的大部分被迫向德軍投降。在北非,重組的高地師被暱稱為「公路裝飾師」,參考沿其前進軸線裝飾路標的「HD」標誌。

至1947年12月,該編隊與第 52(低地)步兵師合併成為第51/52蘇格蘭師, [1]但在1950年3月,第51師和第52師拆分並重新創建為獨立的部隊。 [2]第51(高地)師最終於1968年解散。

Remove ads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對該師戰鬥力的質疑是該師最初在1914年末至1915年初遭到德軍毀滅性打擊的結果。1914年8月,經過動員,該師的步兵部隊由3個團名旅的12個營組成:西福斯和卡梅倫旅、戈登高地旅和亞蓋爾和薩瑟蘭高地旅。 1914年末西線發生危機,越來越多的後備部隊被編入西線正規軍

1915年初,高地師的12個高地步兵營中的6個已被派往西線。當該師被命令開往前線時,剩餘的可用的兵力不過五成。只有在最後一刻增加了兩個黑衛士(皇家高地)[3]和來自西蘭開夏師的北蘭開夏旅,該師才得以重新整編。1915年5月,滿編的第51高地步兵師被派往西線戰場,阻擊德軍在第二次伊普爾戰役中的進攻。但由於這些新加入的戰鬥單位之間缺乏配合,該師的戰力較差。道格拉斯·黑格爵士,當時指揮英國第一集團軍,後來指揮整個英國遠征軍,評論說,第51師在費斯圖伯特時期「幾乎沒有受過訓練,而且在所有野戰任務中的表現都非常差」。 1915年夏末第51師被派到安靜的索姆河前線,在這期間,該師較少與德軍交戰。 [4]

Thumb
1916年11月13日,第 51高地師在安克雷戰役期間於法國博蒙特哈默爾抓獲一批敵軍俘虜。

直到1916年1月,蘭開夏旅(當時重新編號為第 154(第 3 高地)旅,後來成為第164(北蘭開夏)旅離開該師,他們的位置由從正規師和原本不屬於該師黑衛士兵團(皇家高地人)抽調的部隊替補 1916年7月,在索姆河戰役期間,第51高地師終於有機會來展示他們的實力,他們襲擊了高伍德,並在沒有掩體的戰場中不斷向敵軍陣地衝鋒。雖然僅獲得了有限戰果,但他們已經展現了高地人所期望的戰鬥精神。隨著該師的名聲越來越大,他們被選中於1916年11月在索姆河攻勢即將結束時占領臭名昭著的博蒙特-哈默爾要塞村

Thumb
第51高地師的戰士於1917年11月20日穿越一處戰壕

至1917年,第51師已經被認為是一個優秀的突擊主力部隊,並在全年中執行越來越艱巨的任務,從4 月的阿拉斯到11月康布雷戰役,第51師一次又一次向英國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5]

到1918年初,該師與當時英國遠征軍中的許多其他師一樣,由於 在1917年的德軍攻勢中受到嚴重損失而戰力不足,51高地師和其他幾支嚴重減員的部隊被分配到前線的一個安靜的地方。不幸的是,德國人偶然地選擇了該地點作為他們皇帝會戰的目標之一,這是 1918年3月德國對西線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目的是在美國遠征軍抵達之前贏得戰爭。鄰近的葡萄牙遠征軍首當其衝受到德國先鋒部隊的進攻。當葡萄牙軍隊開始撤出陣地並跨過第51師陣地時,由於視野不佳,葡萄牙軍隊被誤認為是德軍,第51師向他們開火,造成多人傷亡。實力不足的第51師也被尾隨而來的德軍擊退,但最終隨著德軍攻勢的減弱,51師得以保全陣地。該師的殘部在春季戰役中倖存下來,並在1918年8月之後的黑格盟軍攻勢中得到及時的兵員補充,隨著戰爭於1918年11月11日結束,第51師也成功完成了其作戰目標。 [6]

Thumb
斯卡普之戰。第51師攻占格陵蘭山。1918年8月29日,軍隊向德軍戰壕中的一個坑道開火,以驅趕剩餘的德國人。
Remove ads

兩次大戰中間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後備部隊被解散。 1921年,原後備部隊被重組為預備部隊,第51高地步兵師被第二次組建。 [7]

第二次世界大戰

Thumb
1940年後佩戴的師徽。

1940-法國戰場

維克多·福瓊少將於1937年接管該師。與當時的其他英國軍隊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年裡,訓練和裝備都嚴重不足。1938年,張伯倫訪問慕尼黑後,決定將預備軍隊的規模擴大一倍,至1939年春天,高地師在招募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 [8]

裝備和戰鬥訓練仍然是一個問題。例如:兩年的正規軍步兵訓練被壓縮成3個月;一些迫擊炮部隊在到達法國的靶場之前沒有使用實彈的經驗;布倫艦載機人員在1939年夏天才收到他們的裝備,幾乎沒有時間進行任何操作和戰術訓練。 [9]

隨著納粹德國局勢的惡化和戰爭威脅的上升,第51高地步兵師於1939年8月24日開展總動員。為了準備在法國加入英國遠征軍,該師從蘇格蘭前往奧爾德肖特,在那裡接受了最後的戰鬥訓練並領取裝備。到1939年9月16日,所有部隊都已抵達奧爾德肖特。這些人被要求穿著當時標準的英國陸軍戰鬥服。由於陸軍部認為蘇格蘭短裙不適合現代機械化戰爭,並且在發生毒氣襲擊時不能提供保護。因此,這些人必須在啟程前往法國之前交出他們的蘇格蘭短裙。 [9]

1940年1月中旬,該師從南安普敦出發,在法國勒阿弗爾港下船。 [10] 1月28日該師被編入英國遠征軍(BEF)的第一軍團,接受陸軍中將麥可·巴克的指揮。巴克麾下還包括第1和第2步兵師,這兩個師都是正規軍編隊。 [11]

2月和3月,第51師根據英國遠征軍的政策進行了重組。該師的一些單位被正規軍編隊所取代。這樣做的目的是對缺乏戰鬥經驗的部隊進行增強,使其具備和正規軍一樣的戰鬥力。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皇家炮兵第23野戰團,一個正規軍單位,取代了第76(高地)野戰團。1940年4月22日,第51師脫離英國遠征軍的編制,被編入法國第三集團軍。該師駐紮在馬其諾防線的Ouvrage Hackenberg堡壘前。 [12]

Thumb
1940年6月8日,第7亞蓋爾和薩瑟蘭高地人營在法國米勒博斯克行軍。

隨著德國於1940年5月10日入侵法國和低地國家,英國遠征軍進軍比利時以阻擊前進的德國軍隊。駐紮在馬其諾防線南部的第51師不是參與比利時戰役的部隊的一部分,因此沒有參與敦刻爾克大撤退。作為對德國前進的回應,第51師向後方撤退以形成沿索姆河的防線,在那裡它附屬於法國第10集團軍。隨著大量盟軍在敦刻爾克撤離歐洲大陸,德軍將注意力轉向南方。 [13]

6月5日,德軍開始了第二次攻勢。第51師的任務是堅守比預期長四倍的防線。 6月5日至6日期間第51師在德軍的猛烈攻勢下遭受了重大損失,特別是在第7亞蓋爾和薩瑟蘭高地人營中。 第7營的減員是他們歷史上遭受的最嚴重的損失。 [14]第154旅的其他營被包圍,殘部被迫向西撤退。 [15]

與此同時,第152旅和第153旅以及法國第9軍,在馬塞爾·伊勒中將的領導下,繼續與德軍作戰。隨著他們和盟軍的主要部隊的聯繫被切斷,剩餘部隊不得不向勒阿弗爾撤退,以便通過海運撤離。第 154旅被分拆為「方舟部隊」,其任務是與勒阿弗爾保持開放的聯繫。隨著部隊向海岸撤退,德軍率先抵達了聖瓦萊里昂考附近的海岸地區,切斷了向勒阿弗爾的撤退路線。法國和英國軍隊被迫撤回聖瓦列里昂考。 [15]

陡峭的懸崖俯瞰著小海港,德國人建立起了防線來阻止英法軍隊任何撤退的企圖。第51師的指揮官福瓊將軍意識到他們最後的機會是趁夜色乘船逃離,樸茨茅斯總司令威廉·詹姆斯海軍上將隨即為疏散集結了船隻,但白天疏散是不可能的,黑夜的大霧意味著船隻無法溝通,也無法進行協調。 [16] 6月12日上午,法軍投降,30分鐘後英軍投降。福瓊少將是在戰爭中被俘的英國高階軍官之一。 [15]

戰爭結束後,福瓊將軍被喬治六世國王封為爵士,以表彰他在被囚禁期間為促進其部下的生活條件所做的工作:儘管健康狀況不佳,但他拒絕遣返。 [17]從英國的角度來看,第51高地步兵師的失敗是法國戰役期間盟軍抵抗的結束。 [17]

第51高地步兵師的10,000多名成員在聖瓦列里被俘。 [9]他們沿著德國人向他們前進的路線經由比利時向德國前進。軍官與士兵被分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最初的目的地是托倫的斯塔拉格戰俘營。在前往戰俘營的路上,有部分士兵躲過了德軍看守的追捕,成功脫逃。在1941年6月底之前返回英國的290名英國陸軍被俘人員中,有134名是第51高地步兵師的成員。 [9]

隨著其他戰俘營的投入使用,很大一部分戰俘被轉移–大多數被轉移至馬爾堡的Stalag XX-B和Lambinowice的Stalag 344 ,但在許多其他營地中也有少量該師士兵。 [a] [18]

2010年6月12日,第 51高地步兵師的退伍軍人參加了在 Saint-Valéry-en-Caux 舉行的戰鬥70周年紀念儀式。 [19]

Remove ads

重建

1940年8月,第9高地步兵師被重新組建為第51高地步兵師。作為其中的一部分,第26和第27步兵旅被重新指定為第152和第153步兵旅。第28步兵旅與兵員嚴重不足的第154步兵旅合併。 [20]

Thumb
第7營的一名士兵在昔得蘭群島進行戰鬥訓練,1941年4月20日。

該師恢復番號後的第一任總指揮官(GOC)是艾倫·坎寧安少將,他於1940年10月被派往中東戰場。他對崗位被尼爾·里奇少將接替。隨後該師在英格蘭南部海岸和蘇格蘭東北海岸進行了近兩年的防禦和戰鬥訓練,以抵禦潛在的德國入侵,但入侵從未到來。 [21] [22]

1941年6月,里奇少將被派往中東,由道格拉斯溫伯利少將接任指揮官(溫伯利少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原第51高地師服役,最近指揮了第152旅)。 [23]1942年6月,該師奉命進行戰前總動員。 [24]

地中海和中東

Thumb
1943年1月28日,蒙哥馬利將軍檢閱期間,第51高地師的樂隊在的黎波里的主廣場上演奏。前景中可以看到兩輛Humber Mk III裝甲車。

第51高地步兵師於1942年8月抵達北非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10 月至 11 月)中進行了第一次戰鬥,但遭受了約2,000人的傷亡。

Thumb
1943年3月10日,尼斯瓦迪澤薩爾 (Wadi Zessar) 第 5/7營的戈登高地人(Gordon Highlanders) 士兵在巡邏。

隨後,該師參與了突尼斯戰役的許多戰鬥,包括1943年4月上旬的瓦迪阿卡里特戰役,並參加了對深雷區守衛的據點的正面攻擊,在那裡它位於戰線的最右側。亞蓋爾和薩瑟蘭高地第7營的指揮官洛恩麥克雷恩坎貝爾中校因其在戰鬥中展現的領導能力而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北非戰爭於1943年5月13日結束,將近250,000 名軸心國士兵作為戰俘(POW) 投降。在北非的整個戰鬥中,該師在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的指揮下服役於英國第八集團軍。 [25]

後來第51師撤往後方休整,以恢復在北非遭受的人力和物資的損失。 7月,該師參加了盟軍對西西里島的入侵,代號赫斯基行動,在為期38天的短暫戰役中該師的傷亡相對較小。在8月初的戰役即將結束時,該師撤出戰鬥並成為盟軍入侵義大利的預備隊。儘管第 51師作為一個整體沒有參與入侵,但該師的一些火炮幫助支持了貝敦行動,即第8集團軍穿越墨西拿海峽到達雷焦卡拉布里亞的一系列突擊行動。 [26]

Thumb
1943年7月11日,西弗斯高地人第2營的士兵沿著西西里島諾托附近的一條公路前進。

該部隊隨後被第八軍召回,回到了英國,在蒙哥馬利的安排下,與第7裝甲和第50(諾森伯蘭郡)步兵師,一起進行西線戰鬥的準備。蒙哥馬利評論道「在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指揮的許多精銳師中,沒有一個比高地師更精」 [27]和後來「這是大英帝國軍隊中唯一一個步兵師在從阿拉曼到柏林的整個長征途中一直陪伴著我。」 [28]

當一群第51師傷員從北非醫院返回西西里島重新加入該師時,他們被分散並被安排到不同的單位和編隊,主要是在薩勒諾戰役中傷亡慘重的英國第46步兵師,與第51師或其組成團完全無關。該師的一些士兵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指揮,並拒絕服從這些命令,最終造成了薩勒諾兵變。叛亂者被分配到各個單位,而罪魁禍首則被判處死刑(後來減刑並最終撤銷)。 [29]

Remove ads

諾曼第戰役

Thumb
1944年6月7日,抵達法國諾曼第後不久,戈登高地人第 1 營的士兵們在卡昂運河上向貝努維爾前進。

1944年6月7日,也就是D日之後的第二天,第51師的主力部隊登陸歐洲大陸,作為英國第一軍的一部分參與霸王行動。在約翰·克羅克中將的領導下,該師被派往奧恩河,並在其橋頭堡花了兩個月時間支援第6空降師。在此期間該師在布雷維爾(6 月 11 日至 12 日)和科隆貝爾(7 月 11 日)等地進行了許多艱難的行動。 [30]

總的來說,第51高地步兵師在諾曼第的表現令人失望, [31]特別是蒙哥馬利將軍,現在是諾曼第盟軍陸軍總司令(C-in-C),他在一封給陸軍元帥艾倫布魯克爵士帝國總參謀長(CIGS,英國陸軍的專業負責人)的電報中寫到,該師「未能完成它所賦予的每一項任務」。 [32]這導致其指揮官查爾斯·布倫-史密斯(Charles Bullen-Smith) 中將被替換。他的繼任者是湯姆·雷尼少將,他曾在法國、北非和西西里島的部隊中服役,然後被提升為英國第3步兵師的指揮官,負責諾曼第登陸。 [33]

1944年8月1日,該師與英國第一軍的一部分一同併入加拿大第一軍。在推進到利雪之前,該師在總計行動與加拿大人並肩作戰。然後它繼續向東越過塞納河,按照蒙哥馬利將軍的命令[34]前往聖瓦萊里昂考,該師於1940年6月投降的地方。

1944年9月,第51高地步兵師參加了阿斯托尼亞行動,搶占了法國勒阿弗爾[35]

Remove ads

諾曼第之後

Thumb
荷蘭Dinxperlo村的紀念碑,紀念第51高地步兵師在二戰中將該村解放。

在占領勒阿弗爾鎮後,該師於1944年10月參加了野雞行動,最終在突出部戰役期間被編入預備隊駐守默茲河。在戰鬥的早期階段,它沒有參與激烈的戰鬥,並被部署為防止德國人突破防線的重要保障。 [36]

Thumb
1945年2月10日,德國Reichswald森林中的第2西福斯高地人營和邱吉爾坦克

1945年1月,該師與XXX集團軍的其餘部分一起切斷了德國突出部的北端,並於1月14日在尼斯拉蒙特與美國第 84 步兵師會合。 [37]在此之後,該師參與了真實行動,並對萊茵蘭殘餘德軍進行了清剿。 3月下旬,第51師參與了掠奪行動[38] ,穿越萊茵河,靠近里斯鎮。在此期間,師長湯姆·雷尼 (Tom Rennie)少將被敵軍迫擊炮擊斃。戈登麥克米蘭少將接替了師長職務,麥克米蘭是一位經驗豐富且能幹的指揮官,此前曾擔任第 49(西騎)步兵師的師長。 [39]

該師參加了中歐會戰並結束了德國北部不萊梅哈芬地區的戰事。在西北歐戰役期間,第51高地步兵師共遭受了19,524名的戰鬥傷亡。 [40]

Remove ads

戰後

1947年12月,該師與第 52(低地)步兵師合併成為第51/52蘇格蘭師, [1]但到1950年3月,51師和52師已重新拆分為獨立的編隊。 [2]

從1955年12月起,該師的配員較少,僅用於國土防禦。 [41] 1961年5月1日,該師與高地區合併成為第51高地師/區。 [42]第51高地師最終於1968年解散。 [43]

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獲得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威廉·高斯林中士,皇家野戰炮兵,第3韋塞克斯旅
  • 喬治麥金托什二等兵,第1/6營,戈登高地人
  • 亞歷山大·愛德華茲中士,第1/6營,西福斯高地人
  • 約翰·米克爾中士,第4營,西福斯高地人
  • 威廉·戴維森·比塞特中尉,第1/6營,亞蓋爾和薩瑟蘭高地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

  • Lorne MacLaine Campbell中校,第7亞蓋爾和薩瑟蘭高地人營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