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算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算力
Remove ads

算力(英語:Computational Power)是指計算機計算機網絡執行計算任務的能力或效率。它通常衡量一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計算任務的速度或處理能力。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處理、區塊鏈科學計算等領域,算力是完成複雜任務的關鍵。如訓練深度學習模型需要大量算力,而區塊鏈網絡中的礦工也依賴大量算力完成加密運算任務。[1]

Thumb
DALL-E 3描繪的"算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算力是2010年代以來一種新興的宏觀經濟學指標,以量度一個區域實體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發達程度。如「東數西算」基礎設施建設。[2][3]

主要內涵

  • 硬體處理能力:算力反映了計算設備(如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張量處理單元等)在處理運算、邏輯計算和數據分析任務時的性能。例如,高性能計算(HPC)系統的算力通常以浮點運算次數每秒(FLOPS)為單位來衡量。
  • 資源層次:算力可以指單一設備(如一台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也可以指整個集群、雲計算平台或分布式計算網絡的總計算能力。例如,雲計算中的算力通常是通過多個伺服器協調分配資源實現的。[4]
  • 軟硬體結合:算力不僅取決於硬體的性能,還與軟體優化密切相關。例如,通過算法優化或分布式計算架構設計,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硬體算力。

量度

  • 算力密度: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內的計算能力,通常用於評估數據中心的效率。
  • 能效比:衡量計算設備的能耗性能,即每提供的計算能力,通常以 FLOPS/Watts 表示。[5]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