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配鬪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配鬪球(英語:Padel),是一項結合網球與壁球元素的球拍類隔網新興運動,起源於1960年代末的墨西哥。在10*20公尺的區域內進行比賽。選手透過直接截擊或牆壁反彈的形式得分[1]

歷史

配鬪球的歷史可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居住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Enrique Corcuera,在自家後院帶著小朋友打網球,但因為空間比較小,撿球又非常不方便,所以將四周圍起來。在過程中發現球反彈再回擊時非常有趣,於他的妻子Viviana建立了一套基本規則,成為了配鬪球運動的雛形[2]

首位將配鬪球引進的至西班牙的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西班牙王子Alfonso,他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在他的網球俱樂部建造場地。

其中一位來自阿根廷的俱樂部成員Marbella,看到如此有趣的運動,並引進至西班牙,成為世界第三個有配鬪球運動的國家

經過近40年的發展,直到2013年,配鬪球開始往歐洲其他國家及亞洲、美洲推廣

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配鬪球的人口更迅速的增長,目前全世界共有130個國家、63000座場地、超過3000萬配鬪球人口

目前配鬪球是歐洲運動會南美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2025年,中華民國配鬪球協會成立,致力於台灣配鬪球運動的推廣

Remove ads

名稱由來

配鬪球,西班牙語為pádel 英文名為Padel;念法為音譯

中文字為:

「配」:由於配鬪球只有雙打,因此需要「配對」

「鬪」:在「門」裡一「點」一「寸」的「戰鬥」

場地設備

配鬪球場地是在一個長20公尺,寬10公尺,高8公尺的場地進行。四周由金屬圍網、鋼化玻璃人工草皮組成。使用專屬的配鬪球與碳纖維配鬪球拍,其球拍上有很多的孔洞,目的是達到吸震減壓的效果。

基本規則

配鬪球的規則與網球和壁球類似,三盤兩勝,有局計分採15-30-45。發球方只能下手發球,必且球必須先落地一次後於腰部以下擊球。對手掛網、出界、或球落至地面兩次即算失誤。然而,當球落地後,若它彈到四周任何的鋼化玻璃、金屬圍網都不算違規可以進行比賽。這考驗更多選手的技巧而非力量。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