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哈伊爾·特列帕什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特列帕什金[1](俄語: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Трепашкин,1957年4月7日)是一名俄羅斯律師和前聯邦安全局(FSB)上校,他曾應國會議員謝爾蓋·科瓦廖夫的邀請,協助對1999年9月發生在達吉斯坦戰爭之後的俄羅斯公寓爆炸事件進行獨立調查,這起連環爆炸事件是第二次車臣戰爭的起因之一。在調查期間,他被聯邦安全局逮捕,並以「洩露國家機密」罪名被判處四年徒刑。他的被捕受到了一些人權組織的批評,並被認為是政治犯[2] [3]

在克格勃和聯邦安全局的職業生涯

特列帕什金於1984年開始為克格勃工作,擔任被盜藝術品地下交易的調查員。1990年代初,特列帕什金調任聯邦安全局內務部,為尼古拉·帕特魯舍夫工作。他調查了聯邦安全局官員與犯罪集團的聯繫。他因攔截聯邦安全局官員賣給車臣叛軍的一架飛機的武器而獲得一枚獎章。

1995年,特列帕什金捲入了莫斯科Soldi銀行劫案,美國戰地記者斯科特·安德森在 2009 年的GQ文章中對此進行了描述。

當時特列帕什金正參與FSB的一場釣魚執法行動,以打擊與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與俄羅斯作戰的車臣叛軍Salman Raduyev有關的銀行勒索團伙。1995年12月,索爾迪銀行 (Bank Soldi)在莫斯科的分行遭到襲擊。特列帕什金發現這次襲擊中勒索者使用的竊聽設備的序列號來自聯邦安全局或俄羅斯國防部。此外,銀行外監控竊聽設備的一輛貨車上坐著弗拉基米爾·羅曼諾維奇(此人亦牽涉特列帕什金曾參與調查的1999年公寓樓爆炸案,後來於賽普勒斯的一起車禍中喪生,肇事者逃逸[4]。),特列帕什金聲稱他是一名 為犯罪分子工作的FSB特工。然而,大多數在這次行動中被捕的人都被釋放了。FSB局長帕特魯舍夫隨後將特列帕什金調離了這個案件,並反而對開始對特列帕什金立案調查[5]

1997年,特列帕什金寫信給時任總統鮑里斯·葉利欽,試圖揭露此案和FSB的腐敗行為。他從FSB辭職,成功地起訴了它的領導層,並在稅務警察那裡找到了一份工作 [6]

在1998年11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後於2006年被普丁毒死)、維克托·舍巴林(Виктор Шебалин)和FSB的其他成員聲稱收到了殺死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後於2013年被毒死)和特列帕什金的命令。他們聲稱,該命令來自一個名為URPO的FSB部門,即打擊犯罪組織行動部[7]

Remove ads

調查俄羅斯公寓爆炸案和監禁

1999年9月,俄國多地發生了造成重大傷亡的公寓樓爆炸襲擊事件。這些事件是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的導火索和原FSB局長普丁成為總統的重要因素。然而,這些爆炸事件背後疑點重重。俄國杜馬議長根納季·謝列茲尼奧夫曾不慎提前宣布了當時還沒有發生的伏爾加頓斯克市爆炸襲擊,而梁贊警方更是在挫敗該地的炸彈襲擊後抓獲了數名身為FSB特工的嫌犯。

應國會議員謝爾蓋·科瓦廖夫邀請,特列帕什金作為獨立調查員開始協助對連環公寓樓爆炸案的調查。而母親在其中一起襲擊中遇害的一對姐妹也僱傭特列帕什金代理她們在兩名被控運送炸藥的俄羅斯穆斯林的審判中出庭[8]

在準備審判時,特列帕什金發現了一個嫌疑人的蹤跡,對該嫌疑人的描述從文件中消失了。特列帕什金認為此人是FSB成員羅曼諾維奇,此人正是1995年莫斯科Soldi銀行劫案中曾為犯罪分子工作的同一個人[9]。特列帕什金當時找到了被用於存放炸彈的莫斯科Gochiyaev街的地下室的所有者Mark Blumenfeld(Марк Блюменфельд),他表示租用地下室的嫌犯的刑事模擬畫像被替換,他被FSB審訊人員強迫作證指認戈奇亞耶夫[10],這意味著官方調查篡改了合成圖像以隱藏和FSB相關的嫌犯[11]。但特列帕什金從未能法庭上公布他的調查結果。2003年10月22日,就在庭審前一周,特列帕什金因非法持有武器被捕。他因洩露國家機密被判處四年監禁[12],上訴法院後來推翻了持有武器的指控,但洩露國家機密案沒有脫罪。2005年9月,在服刑兩年後,特列帕什金獲得假釋,但他於兩周後在國家對假釋決定提出上訴後再次被捕[13]

特列帕什金調查了一封被指稱屬於嫌犯阿切梅茲·戈奇亞耶夫的信件,發現所謂的由戈奇亞耶夫的助手安排的裝有炸藥的麻袋的運送,可能實際是由來自維亞濟馬的Kapstroi-2000的副總裁Kormishin執行。

特列帕什金的支氣管發作的哮喘時常發作、他還患有瘙癢性皮膚病心臟病。然而,他告訴國際特赦組織,俄羅斯政府拒絕讓他接受治療,並將他關在冰冷的懲戒牢房中,並與被監禁的結核病患者一起運送,這些患者「因為無法捂住嘴巴或轉身而直接對著你的臉咳嗽」[14]

2007年11月30日,特列帕什金四年刑期屆滿獲釋[15]

Remove ads

西方媒體報道

特列帕什金案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關注[16]並在人權運動中引起軒然大波[17][18][19][20][21]國際特赦組織將此事記錄在案,他的案件也被美國國務院提及[22]並被拍成一部獲獎紀錄片《不相信》(Disbelief)[23][24]

美國戰地記者斯科特·安德森為《GQ》雜誌 2009年9月刊撰寫了一篇關於他採訪特列帕什金的故事。然而,據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大衛·福肯弗利克 (David Folkenflik)稱,康泰納仕管理層已下令限制該報道的傳播。措施包括封禁GQ網站上的這一故事,不向「俄羅斯政府官員、記者或廣告商」展示美國版雜誌,不在任何海外康泰納仕雜誌上發表這個故事,不公開宣傳這個故事,並要求安德森不要將它同該公司在俄羅斯的任何出版物聯繫起來[25][26]

牽涉利特維年科事件

在一封來自監獄的信中,特列帕什金聲稱2002年FSB決定殺死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他還聲稱,FSB計劃於2002年在莫斯科殺死利特維年科的親屬,儘管這些計劃尚未實施[27][28]

特列帕什金聲稱,FSB的主管和人員承諾,只要他離開科瓦廖夫委員會並開始與FSB合作「刺殺利特維年科」,就不會將他送進監獄[29]

出獄後

特列帕什金繼續從事律師工作並參與人權活動。

2008-10年,特列帕什金為「FAKEL-PORTOS」組織的領導人Yulia Privedennaya辯護,當局指控她組建了非法武裝組織,然後決定將她送入醫院接受精神檢查[30][31]

2010年3月,特列帕什金在網上簽署了俄羅斯反對派「普丁必須下台英語Putin must go」的反普丁宣言。

另見

筆記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