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德號驅逐艦 (DD-60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德号驱逐舰 (DD-602)
Remove ads

米德號驅逐艦(英語:USS Meade舷號:DD-602),是美國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一艘班森級驅逐艦,其艦名取自南北戰爭期間的理察·沃薩姆·米德英語Richard Worsam Meade III少將及其弟羅伯特·利米·米德英語Robert Leamy Meade上校。米德號在二戰中活躍於太平洋戰場,主要執行護航、反潛、防空、救援及火力支援任務,其先後參加了盟軍對日本占領島嶼發起的多次戰役,1943年11月22日,她與弗雷澤號驅逐艦英語USS Frazier一起擊沉日軍I-35號潛艦日語伊号第三十五潜水艦[3]

快速預覽 米德 USS Meade (DD-602), 概況 ...

米德號由莫里·奈恩·伍頓(Moray Nairne Wootton)女士冠名,於1941年3月25日在紐約伯利恆斯塔滕島造船廠英語Bethlehem Staten Island鋪設龍骨,隨後於1942年2月15日下水。1942年6月22日,米德號在布魯克林造船廠正式服役。[3]

Remove ads

設計與裝備

早期班森級驅逐艦的船體與辛姆斯級驅逐艦相似,但尺寸的提升使得該艦可額外負載50至60噸。為避免局部受損導致全艦癱瘓,班森級配備了兩套鍋爐與煙囪系統,為該級明顯特徵。由於2,100噸新型驅逐艦弗萊徹級產量不及預期,隨著戰爭的臨近,班森級於1940年12月再次投產,米德號即屬於該批覆產艦船。該艦建造時解決了部分早期班森級驅逐艦反映出的問題,拆除了後魚雷發射管和3號主砲塔並裝備了1座四聯裝28公釐75倍徑高射機砲。隨著戰爭的進行,該艦防空火力也獲得了提升,四聯裝28公釐高射機砲被替換為博福斯40公釐高射砲厄利孔20公釐機砲數量也有所增加。[1][2][4]

服役歷史

1942年

古巴關塔那摩灣完成試航訓練後,米德號護送華盛頓號戰艦前往西南太平洋。9月14日,她順利抵達東加塔布島並加入特遣艦隊,保護盟軍基地和索羅門群島美軍部隊間的航道。此後,米德號長期在新喀里多尼亞努美阿附近執行任務,參與盟軍圍繞瓜達康納爾島的系列行動。[3]

第1次瓜達康納爾海戰期間,米德號護送YT-130船團和可帕拉號貨船英語USS Kopara駛離該島並於第二天安全抵達圖拉吉第2次瓜達康納爾海戰後,米德號穿過鐵底灣並在友軍飛機引導下用主砲和博福斯40公釐高射砲轟擊了總噸位約為38,000噸的4艘日軍擱淺運輸船,造成這些船隻多處爆炸。[5]隨後,她返回薩沃島和瓜達康納爾島間的水域,成功救起了266名先前戰鬥中沉沒的普雷斯頓號英語USS Preston (DD-379)瓦爾克號驅逐艦的倖存者[註 1]。回到圖拉吉後,她於16日前往馬基拉島水域搜尋朱諾號輕巡洋艦英語USS Juneau (CL-52)的倖存者。[3]

11月22日至12月16日,米德號為納瓦霍號拖船英語USS Navajo (AT-64)的打撈任務提供了保護。她還護送受損的波特蘭號重巡洋艦英語USS Portland (CA-33)前往澳洲雪梨並在前往新赫布里底群島的途中為明尼亞波利斯號重巡洋艦英語USS Minneapolis (CA-36)提供護航。此後一段時間,米德號都活躍於瓜達康納爾、新喀里多尼亞、新赫布里底水域執行護航任務。拉納爾島海戰英語Battle of Rennell Island期間,米德號主要在第18特遣艦隊中掩護航空母艦[3]

1943年

3月18日,米德號離開南太平洋並於4月15日抵達阿留申群島,隨後的4個月中,她都在北太平洋執行護航任務。5月11日,米德號參加了美軍對阿圖島的占領行動,期間她執行了多次海岸砲擊及砲火支援任務。之後,米德號又參與占領了基斯卡島[3]

普吉特海灣完成大修後,米德號經珍珠港前往紐西蘭威靈頓加入第五艦隊執行任務。11月13日,米德號離開埃法特島,跟隨第53特遣艦隊火力支援分隊參加吉爾伯特群島占領行動。20日,她在貝蒂奧島的戰鬥中為友軍提供砲火支援並掩護艦隊中的巡洋艦[3]

11月22日15時19分,米德號和弗雷澤號驅逐艦英語USS Frazier在對運輸艦區以西海域進行反潛巡邏時發現敵軍潛艦,隨後兩艦迅速投入反潛作戰。15時30分,米德號設置首輪深水炸彈平均起爆深度200英尺(61公尺),最大起爆深度250英尺(76公尺)投放,此輪攻擊結果未知,但日軍潛艦航速在受攻擊後明顯下降。之後的較長時間內,兩艦均未能找到合適的攻擊窗口,16時30分,米德號將兩項起爆深度參數均上調50英尺(15公尺)後投彈,但相關聲紋很快被掩蓋,未能獲得有效資訊。17時2分、17分、28分,弗雷澤號分三次投下深水炸彈,米德號也利用聲吶成功追蹤到潛艦位置。隨後弗雷澤號報告海面出現油跡並伴有柴油氣味,米德號隨即駛往油跡區域,沿該尾跡間隔5秒投彈。17時44分,日軍I-35號潛艦日語伊号第三十五潜水艦在米德號右舷後方約2,000碼(1,800公尺)處浮出水面,2分鐘後兩艘美軍驅逐艦開始砲擊該潛艦。17時51分,弗雷澤號撞上I-35號指揮塔左後部艦體,3分鐘後,該潛艦自尾部開始沉沒。17時58分,沉沒的潛艦在水下爆炸。[7]

Thumb
米德號投下的深水炸彈在驅逐艦後方水下爆炸

隨後,米德號和弗雷澤號放下小艇前往救援4名倖存者,其中1人在短暫的交火後被擊斃,而當米德號的小艇載著另一名重傷戰俘返回時,1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將小艇誤認為日軍潛艦的指揮塔並投下1枚500磅延時航空炸彈,該彈在距小艇僅3英尺(0.91公尺)的水下爆炸,造成2人落水、1人輕傷。爆炸發生後,米德號起初未能識別友軍,其艦上防空武器2次命中該飛機。[7]12月7日,米德號返回珍珠港,隨後針對即將開始的馬紹爾群島作戰進行了為期6周的訓練。[3]

Remove ads

1944年

1月22日,米德號跟隨第52特遣艦隊出擊,隨後於29日砲擊了位於塔羅阿島的敵軍設施。31日,她繼續在瓜加林環礁作戰,掩護戰艦與巡洋艦打擊海岸目標,此後的2天,她又打擊了當地的敵軍碉堡機槍陣地。此後,米德號又執行了多次護航、掩護和巡邏任務。[8]2月16日,米德號離開瓜加林環礁,經馬久羅最終於24日抵達珍珠港。[3]

3月8日,米德號返回馬久羅,掩護第58特遣艦隊的機動航艦前往轟炸米利環礁,18日,她繼續掩護艦隊前往加羅林群島。此後一段時間,她都在掩護航艦轟炸不同的目標:30日至次月2日,打擊雅浦島沃萊艾環礁帛琉;4月21日至24日,打擊新幾內亞西部;4月29日至30日,打擊楚克群島波納佩島。行動期間,米德號曾數次前往追蹤疑似潛艦的目標,但均沒有實際收穫,她於25日晚間投下的深水炸彈可能命中了潛艦,多名船員報告聽到水下爆炸聲或看到不明物體浮出水面,然而後續搜索並沒有發現目標。[9][10]5月4日,米德號返回馬紹爾群島。[3]

5月12日至7月10日,米德號在沃傑環礁馬洛埃拉普環礁、米利環礁、賈盧伊特環礁等地進行海岸砲擊與封鎖巡邏任務。7月11日,米德號離開馬久羅經珍珠港返回美國西岸,最終於26日抵達舊金山。在馬雷島海軍造船廠英語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完成大修後,米德號於9月20日返回珍珠港,之後的2個月,她都在當地協助軍校進行砲擊和雷擊訓練。12月1日,米德號跟隨威斯康辛號戰艦離開珍珠港。9日,米德號抵達烏利西環礁,隨後於15日至19日前往馬紹爾群島護送2艘商船。[3]

Remove ads

1945年

1944年12月25日至1945年1月16日,米德號完成了2次埃內韋塔克環礁關島間的護航任務。1月21日,米德號離開馬紹爾群島,經烏利西環礁最終於28日抵達菲律賓,隨後於當地加入第七艦隊第27驅逐艦分隊。2月8日至13日,她護送雷伊泰灣戰車登陸艦和商船經民都洛蘇比克灣前往呂宋島林加延灣。此後的2個月,米德號都在林加延灣附近巡邏,尋找日軍的潛艦和航空母艦。[3]

5月5日,米德號返回雷伊泰灣並加入第78.3特混艦隊。10日,她前往馬卡加拉爾灣英語Macajalar Bay,為當地兩棲作戰提供火力支援,15日,她又護送船隻前往宿霧島民答那峨島。20日,米德號返回雷伊泰灣,此後一直護送船隻前往南菲律賓直至7月9日。1個月後,米德號駛往蘇比克灣並於日本投降前抵達該地。[3]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8月31日至9月9日,米德號護送船隊前往沖繩島並返回,20日她啟程前往法屬印度支那,隨後於23日在北部灣海岸向法軍運送補給和醫療物資,29日,米德號返回馬尼拉灣。11月2日,米德號啟程返回美國本土,途經聖地牙哥巴拿馬運河,最終於12月9日抵達諾福克。2天後,米德號開始大規模整修。1946年3月4日,米德號駛往查爾斯頓封存,6月17日,她於當地退役並加入美國大西洋預備艦隊。[3]1971年6月1日,米德號自美國海軍除籍,後於1973年2月作為靶艦擊沉。[11]

榮譽

米德號驅逐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獲得9枚戰鬥之星[3]

歷任艦長

更多資訊 姓名, 譯名 ...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