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德哈特帕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德哈特帕夏
Remove ads

艾哈邁德·舍菲克·米德哈特帕夏(土耳其語Ahmed Şefik Midhat Paşa保加利亞語Ахмед Шефик Мидхат паша,1822年10月18日—1883年4月26日)是鄂圖曼帝國坦志麥特末期的一位高官。[1]出生於君士坦丁堡,父母來自保加利亞北部的魯塞,信奉拜克塔什教團。他最著名的事跡是1876年的憲法運動以及其所導致的第一次憲政期。米德哈特同時也是當時各省及教育部門管理改革的引領者。[1] 他屬於同時代政府官僚中意識到鄂圖曼帝國危如累卵的境地並且迫切希望進行改革的人之一。[2]1872年、1876年兩度獲任命為大維齊爾。是鄂圖曼帝國立憲運動的標誌性人物。

快速預覽 艾哈邁德·舍菲克·米德哈特Ahmed Şefik Midhatأحمد شفيق مِدحت بَاشا 帕夏, 鄂圖曼帝國大維齊爾 ...

歷史學家卡洛琳·芬克爾認為米德哈特是坦志麥特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相信通過向人民展現政府的優點可以抑制分離主義趨勢的蔓延。當時的英國人則認為,僅基於米德哈特的個人人格魅力,他對改革的狂熱是不切實際的。[3]鑑於鄂圖曼帝國政府的腐敗及社會的割裂,英國人認為他不會成功實現改革。[3]

Remove ads

早年

米德哈特在保加利亞洛維奇維丁度過了他的童年。隨後因父親在法院工作的原因移居至君士坦丁堡。[4]1836年他進入大維齊爾下屬書記處工作。1854年受命安撫阿德里安堡地區的民情。[4]1854至1856年間,他成功地打擊了巴爾幹半島的強盜勢力。1858年,米德哈特花了六個月時間遊學於西歐諸國。這期間他還去了維也納巴黎布魯塞爾倫敦[4]

尼什、多瑙州以及巴格達

1861年,米德哈特擔任尼什地區行政長官。[4]在任期間對鄂圖曼帝國行政區劃改革在巴爾幹地區的實行起到很大作用。[5]1864年至1868年他擔任了多瑙州州長。[6] 期間興辦了大量的學校及教育機構。還靠人民自願的捐助興建了醫院、穀倉、道路及橋梁。[4] 米德哈特與當時的大維齊爾阿里帕夏之間存在矛盾。阿里帕夏為了懲罰他而將他任命為偏遠地區巴格達的行政長官。[6]

1869年,米德哈特赴任巴格達。到達當地後,鑑於本地沒有任何官方教育機構,他便開辦了許多公立學校。[7]為了改革鄂圖曼帝國第六軍,他還開辦了軍校。[7] 這些軍校對之後的影響很大。比如1900年時,當地的平民預備高中僅有96人入學,而預備軍校和軍事中學則各有256人及846人在讀。[7]

米德哈特將巴格達地區現代化,且恢復了鄂圖曼帝國在哈薩綠洲的統治。他還將巴格達地區改革為巴格達州。英帝國伊拉克及印度地方官員亨利·多布斯認為他在巴格達的三年任期是整個鄂圖曼帝國歷史上該地區最穩定的一段時期。1872年,米德哈特辭去該職位並回到君士坦丁堡。[6]

Remove ads

擔任大維齊爾

1872年,米德哈特經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任命為大維齊爾。然而由於財政和經濟上與蘇丹的矛盾,米德哈特很快又免去了相位。他的任期僅僅持續了兩個月。[6]隨後,米德哈特於1873年及1875年兩度出任司法部長。因他較傾向於立憲制,他在各職位上的任期都很短。1875年至1876年,鄂圖曼帝國內外交困,財政緊張。這使米德哈特有機會引入鄂圖曼帝國第一部憲法及由其而來的第一次立憲期。

1876年6月15日,鄂圖曼帝國軍官切爾克斯·哈桑在一次於米德哈特官邸舉辦的會議上殺害了當時的外交部長拉希德帕夏並以槍擊中了戰爭部長胡賽因·阿夫尼帕夏。這次襲擊總共造成了5人死亡,10人受傷。在歷史上稱為切爾克斯·哈桑事件[8]

1876年12月19日,米德哈特帕夏接替穆罕默德·魯西迪帕夏,第二次擔任大維齊爾。這次任命他的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上任後,他許諾繼續進行改革。1876年12月23日,米德哈特宣布立憲,並建立代議制議會。鄂圖曼帝國進入歷史上第一次立憲時期。

在公眾得知其改革的內容包括了給予鄂圖曼帝國境內非穆斯林人民與穆斯林平等的權利時,他們對憲法的支持度急劇下降。[9]米德哈特帕夏成功使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批准了憲法,但蘇丹在憲法中加入了臭名昭彰的第113條,賦予其在不經任何法律程序的情況下使一個人從鄂圖曼帝國消失的權利。[9]

阿卜杜勒-哈米德實際上對憲政並不熱衷。1877年2月5日,米德哈特帕夏遭判流刑。以輪船遣送至義大利布林迪西。米德哈特由此訪問了法國、西班牙、奧匈帝國以及英國。途中他寫著了一份備忘錄,為俄土戰爭中奧斯曼一方的利益辯護。另外尚有一本為鄂圖曼帝國改革發聲的小冊子。[10] 在米德哈特的名聲及英國的壓力的雙重作用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最終允許他返回本國。1878年9月26日,米德哈特抵達克里特島。俄土戰爭結束後,鄂圖曼土耳其大敗,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取消了憲政並重新開始實行專制制度。

1876年憲法的廢止標誌著坦志麥特時期所作改革及其理念的衰退。隨後鄂圖曼帝國民族主義高漲,多次出現針對少數民族及外族的屠殺。國土也進一步縮小。至到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革命廢黜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並建立第二次立憲期才有所好轉。

敘利亞州州長

1878年11月22日,英國的干預使米德哈特重獲敘利亞州州長的高位。[6]1881年8月31日,米德哈特從該職位上下野。[11]任期內,米德哈特努力嘗試繼續其未完成的改革。[6]在其推行的教育制度改革中,米德哈特設置了教育慈善組織,這些慈善組織由貝魯特穆斯林名流建立,並在米德哈特的推廣下傳播到大馬士革及其他地區。[1]

在米德哈特的行政管理中,錄用了許多阿拉伯人。這些人還擔任了包括卡伊馬坎穆塔薩勒夫在內的各種職位。少數群體在他的團隊中得到了充分的代表。[11] 他鼓勵興辦報業,在他的治下,人們開辦了超過十二種報紙。[11] 他也注重道路修葺及維持治安。在本地項目的財政規劃上,米德哈特亦向當地士紳諮詢。然而米德哈特認為宮廷方面並不對他的改革給予多少支持,於是便請辭了。

遇害

1881年5月17日因遭疑為蘇丹的刺殺者被捕,以莫須有的罪名處以死刑。在英國的施壓下,死刑判決撤回。[6] 米德哈特流放至希賈茲塔伊夫[5] 當時土耳其宮廷下令希賈茲的埃米爾將米德哈特以「意外事故」的形式殺害,[12]然而這位埃米爾是米德哈特的好友,於是並沒有聽從命令。最終希賈茲總督包圍了埃米爾在塔伊夫的避暑官邸。米德哈特隨後在監獄中遭到暗殺。[6]時為1883年4月26日。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