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爾諾赫拉德

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波克羅夫斯克區內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爾諾赫拉德
Remove ads

米爾諾赫拉德烏克蘭語Мирноград羅馬化Myrnohrad發音:[mɪrnoˈɦrɑd] )是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波克羅夫斯克區米爾諾赫拉德市鎮內的城市及該市鎮的行政中心。該市始建於1911年,面積2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83米,2025年人口數量為2,000人[2]

快速預覽 米爾諾赫拉德 Мирноград(烏克蘭語), 國家 ...
Remove ads

簡史與城市名稱

沙俄末期,即1900年前後,城鎮因煤礦開採而興起,計有新經濟礦井、格羅多夫礦井和西頓內茨克礦井等三處事業。1911年,俄羅斯工業家克列丘涅斯科(Krechunesko)等人獲准在新科諾米切斯科村(Novoekonomicheskoe)的土地上勘探礦產。城市的歷史與經營礦山的企業「米爾諾拉德烏希利亞」(Myrnohradvuhillia)緊密相連,因而得名。

蘇聯革命後,市鎮劃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該鎮1934年的一處煤礦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保加利亞共產黨領導人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的姓氏命名為季米特洛夫[3](俄語:Димитров羅馬化Dimitrov)。相鄰礦井的聚落都被命名為季米特洛夫鎮。

1941年10月,本鎮曾遭納粹德國軍隊佔領近一年,1942年9月蘇聯紅軍收復本鎮。

1965年7月5日,根據頓內茨克地區工人代表委員會的決定,新經濟礦區與季米特洛夫鎮合併,並獲得了季米特洛夫市的地位。1972年5月9日,根據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的法令,沿用了之前的名稱季米特洛夫市。1990年8月2日,根據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定,季米特洛夫市升格為州轄市。

1991年蘇聯解體,本市屬於新獨立的烏克蘭共和國。2014年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俄羅斯佔據克里米亞。2016年5月12日,烏克蘭最高拉達通過去共化法案將該市改為現名[4]

Remove ads

烏俄戰爭

自2022年烏俄戰爭起,該市多次遭俄軍火箭等襲擊。由於該市位在頓內次克州要地波克羅夫斯克(紅軍城)東側,2024年8月俄軍小組即在市內進行滲透,自2025年1月起俄軍陸續從東翼逼近。至2025年10月,該市東、北方向郊區已遭俄軍包圍,兩軍激戰中。[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